2018年04月12日 星期四 国内统一刊号:CN51—0098     中国•企业家日报

“资阳造”国内首台 3D砂芯打印机亮相《大国重器》

来源:企业家日报 作者:

  铺砂器铺砂,打印喷头喷出树脂,交替进行,经过2000层的堆叠后,浮砂被缓缓吹去,中国自主研发的首台3D砂芯打印机完成了它的首个作品——一个内燃机发动机汽缸盖的砂芯。

  这是日前由央视与工信部联合制作的大型工业纪录片《大国重器》(第二季)第七集《智造先锋》中的一段。位于资阳的四川共享铸造有限公司生产制造的国内首台3D砂芯打印机在节目中亮相,成为大国重器、智能制造的一张新名片。

2.jpg

●3D打印气缸盖组合芯。(四川共享铸造有限公司供图)

1.jpg

●公司技术人员正在研制适合3D打印的国产砂料。(视频截图)

  四川共享铸造有限公司由共享装备有限公司和中车资阳机车有限公司共同出资组建而成,以轨道交通、船舶动力、燃气发动机等关键零部件为主导产品。这台国内首台自主研发的3D砂芯打印机,高5.2米,重35吨,打印精度±0.3毫米。它的体积比目前国外最大的机型还要大两倍,使制造大型铸件成为可能。像火车内燃发动机等大型铸件的制造,以往需要20至30片砂芯拼装成砂模浇筑成型,而3D打印机只需3至4片砂芯拼装砂型,效率提高了约5倍。

  研发这台3D砂芯打印机共突破了12项关键技术,采用了132项专利。它不仅打破了国外高端铸造3D打印设备的垄断地位,也使中国成为全球最先实现铸造3D打印产业化应用的国家。打印机使用的原材料全部国产化,最新研制出的适合3D打印的国产砂料成本比国外进口下降了三分之二。并且,三个车间主体建筑材料均是环保材料,实现恒温恒湿,工程技术人员的工作环境相比传统铸造企业有了根本性变化。

  公司总经理助理杨世军介绍,公司自2013年落地资阳后已累计投资达5亿元,开发了86项3D打印产品。批量生产后可实现年产铸件4.4万吨、销售额约5亿元。这样的年产量在传统铸造企业中至少需要1000人才能完成,而在四川共享铸造,满负荷生产状态下仅需270人。

  目前,该公司正在加快三条生产线的全线调试,预计年内有望实现量产,将为美国通用油气公司、中船重工等全球500强企业供货。 (王继 郭静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