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魏文彪 编辑
作为年轻人支出的大头,今年的房租市场并不乐观。在北京,房租相比往年明显上涨,一些地段甚至上涨100%!而外来人口大量涌入的深圳,据记者走访深圳罗湖、福田的多家中介机构了解到,多数片区的租金涨幅都在3%至10%之间。(3月25日《每日经济新闻》)
近些年来,各地房价普遍呈现较快上涨的态势,而一线城市的房屋价格更是高企。外来人口在一线城市大多买不起房,只能选择租房居住。尽管一线城市的工资比其他城市要高一些,但房租占去外来人口工资的相当部分。一线城市房租价格快速上涨,显然是外来人口们难以承受之重。
而作为房东,只要其不违反“住房租赁合同中未约定租金调整次数和幅度的,出租人不得单方面提高租金”等规定,其上涨房租价格,就并不违规。而随着一线城市出租房源的减少,以及部分房源附近开通地铁,一线城市部分地域房租价格上涨,几乎可以说是在所难免。
需要意识到的是,住有所居系民众理当享受的权利,保障民众住有所居,是政府不可推卸的职责。在房租价格无法通过市场调节实现稳定情形下,政府理当伸出“有形之手”,在查处租房市场各类违规行为基础上,加大公共租赁房的推出力度,增加出租房源供应,让更多的外来人口可以通过租住公租房解决居住问题。同时,政府加大公租房推出力度,增加出租房源供应,也有利于平抑租房市场价格,促进房租价格稳定。
不过,对于地方政府来说,建设包括公租房在内的保障房,不像推出地块建设商品房一样可以获得可观的土地出让收入,所以,部分地方政府对加大包括公租房在内保障房建设,积极性并不是很高。显然,唯有通过有效制度设计,破除土地财政,同时,将保障房建设情况纳入地方政府的政绩考核,加大其在政绩考核体系中的权重,才会有利于提升地方政府建设保障房的积极性,发挥保障更多的民众住有所居,并平抑、稳定市场房屋售价与租价的效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