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年03月20日 星期二 国内统一刊号:CN51—0098     中国•企业家日报

红寺堡产区 以全域旅游理念 发展特色葡萄酒产业

来源:企业家日报 作者:

  ■ 本报记者 王兰

2.jpg

  3月17日下午,“中国葡萄酒第一镇”——宁夏红寺堡产区葡萄酒全域旅游推介会在成都举行的2017-2018年度中国葡萄酒市场白皮书发布会上成功举办。吴忠市红寺堡区区长谭兴玲出席并致辞,红寺堡区人大常委会副主任叶夏向嘉宾作红寺堡产区全域旅游介绍,来自葡萄酒行业的专家学者、销售商、专业观众、酒庄代表200余人参加了推介会。

  “我们相约美丽富饶的‘天府之国’成都,共话宁夏贺兰山东麓红寺堡区葡萄酒全域旅游发展的前景和未来。”谭兴玲在致辞中感谢到场嘉宾,希望通过推介会“让各位朋友认识一片充满生机与活力的创业热土、一个贺兰山东麓优质葡萄酒全域旅游的新兴之地——红寺堡。”

  特色主题构筑全域旅游新格局

  “文化”是旅游产业发展的灵魂,“特色”是旅游发展的重点。

  谭兴玲指出,作为世界最优质葡萄酒的新兴产区,红寺堡将围绕“移民、生态、航空、休闲”特色的旅游主题,以葡萄产业作为托举红寺堡人“紫色梦想”的主导产业,依托罗山国家自然保护区、生态移民旧址等资源,推进葡萄产业与文化旅游产业深度融合、联动发展。

  红寺堡历史悠久、山川壮美,这里是宁夏扶贫扬黄灌溉工程的主战场,是全国最大的异地生态移民扶贫开发区,现已建成反映从秦汉时期至今宁夏移民开发史的标志性文化设施——宁夏移民博物馆。红寺堡旅游资源丰富、种类多样。境内有雄伟、壮观的罗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是宁夏第三座大山,自然生态保存完好,也是宁夏中部干旱带上的一颗璀璨明珠,更是炎炎夏日避暑观光的旅游佳地,素有“荒漠翡翠”、“瀚海明珠”之美誉。被国家体育总局授予全国科技体育(航空航天)训练活动基地和中国航空运动协会罗山飞行营地的罗山航模基地、一碧万顷的葡萄基地和别具一格的葡萄酒庄等一批特色景点已成为宁夏全域旅游和宁夏东部环线旅游人气较高的旅游目的地,受到广大游客的青睐。

  观赏浑然天成的自然风光,感受独具魅力的移民文化风情,体验新奇别样的特色旅游,品尝香醇甜美的葡萄酒……宁夏吴忠市红寺堡全域旅游正以全新的姿态和无穷的魅力绽放出无限光彩。

  紫色梦想助力全域旅游开发

  叶夏副主任介绍,近年来,红寺堡区坚持“绿色、生态、有机”的理念,大力发展葡萄、枸杞、黄花菜、中药材等特色农业,以“采摘、观光、休闲、娱乐”为一体的生态旅游助推了全域旅游的发展。尤其是贺兰山东麓独特的自然条件,成就了红寺堡种植优质酿酒葡萄特有的区位优势,是国内外公认的种植酿酒葡萄的“黄金地带”。

  红寺堡位于北纬38度世界酿酒葡萄种植的黄金地带优势,昼夜温差大,日照时间长,降雨量少,特别是境内土地全部为未开垦利用的“处女地”,没有农药残留,没有污染源,土壤富硒含量高,成就了贺兰山东麓优质葡萄酒的“明星产区”,被誉为“宁夏的吐鲁番、中国西部的波尔多”。红寺堡葡萄种植面积达10.6万亩,居宁夏4个产区之首,拥有28家葡萄酒企业,培育形成了千红裕、东方裕兴、红粉佳荣、罗山等40多个葡萄酒知名品牌,年生产葡萄酒900余万瓶。2011年,经国家质量监督总局批准,红寺堡产区被纳入贺兰山东麓葡萄酒国家地理标志产品保护范围,并被国际葡萄与葡萄酒组织评为宁夏优质酿酒葡萄明星产区的精品区。2015年,中国商业企业管理协会授予红寺堡“中国葡萄酒第一镇”称号,红寺堡产区荣获“中国最具发展潜力葡萄酒产区”称号。

  近年来,红寺堡产区众多品牌先后在贺兰山东麓国际葡萄酒大奖赛、法国巴黎品醇客葡萄酒挑战赛、亚洲葡萄酒大奖、德国柏林葡萄酒大赛等国际国内大赛上获得大金奖、金奖等各类奖项91个。

  随着国家“一带一路”战略和开放宁夏的深入推进,为红寺堡产区葡萄酒全域旅游开发和深化合作提供了前所未有的发展良机和更加广阔的创业平台。未来的红寺堡将以“中国葡萄酒第一镇”和“世界独一无二的优质、有机、荒漠产区”的名片,全力打造世界瞩目耀眼的葡萄酒明星产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