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年01月22日 星期一 国内统一刊号:CN51—0098     中国•企业家日报

新时代须把依法治企向纵深推进

来源:企业家日报 作者:

  ■ 陈良栋 国企管理人员

  党的十九大报告指出,全面依法治国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本质要求和重要保障,这是新时代对于法治认识的进一步深化。在依法治国的大背景下,依法治企是治企之道、强企之基、兴企之本、健企之策。新时代的“依法治企”如何破题?笔者认为,企业要全面加强“依法治企,规范经营”的理念,强化依法治企制度措施,确保企业规范健康运行,加快企业管理现代化进程。

  完善法律制度体系。要认真抓好国家法律法规的学习,根据《公司法》,完善企业法律事务保障体系。不断加强员工的普法教育,提高全员法律素质,重点加强安全生产法律法规的学习,使员工学法、知法、守法,形成依法行使权利和保护权益的思维方式,逐步养成按章操作的行为习惯。同时,在工作中不断充实相关法律知识,时刻保持法律的警觉性,在每个风险控制点各司其职、充分发挥作用,最终构建稳固的法律风险防范体系。

  加大财务管理力度。要健全以财务为中心的内控制度建设,确保财务工作有章可循、有法可依;加强企业资金的统一调度和监管,确保资金循环顺畅、高效;坚持好费用报销“集中会签”“日清日结”制度,合理控制费用支出;进一步完善应收账款管理机制,避免呆坏账的形成;加强财务人员法律法规意识教育,严格遵守财经法律法规和企业的财务制度,对于出现问题的,严肃追究责任。

  运用监督监控工具。要充分发挥经济运行评价的监督作用,完善经济运行评价体系、评价内容和评价方式,形成“专家查问题,部门抓监督,单位抓整改”的问题责任及整改机制。充分发挥全面预算的控制指导作用,重点围绕资金和成本管理两大主题,落实预算责任,规范预算方法,优化预算流程,增强经营活动的可控程度。要充分发挥审计的职能作用,拓展延伸审计职能,将工作重点由查处违规、违纪审计转向内控制度审计、风险审计和绩效审计转变;推行复审制度,形成“审计、复审、整改”的闭环管理。充分发挥信息技术在经营监控中的作用,整合企业经营信息资源,构建统一高效的数字化经营平台,提高企业监督监控水平。

  强化企业内部管理。要加强企业内部信用管理,积极履行社会责任,建立健全资信、财务、劳工、环保、安全、产品服务等企业内部信用管理制度,坚持诚实守信经营,树立良好企业形象。在制定企业规章制度的时候,全面引入法律审查程序,确保规章制度合法化。员工违章罚款做到有据可查,招录、辞退员工的条件和程序坚持按照劳动法律法规的要求进行,一切涉及员工切身利益的内部规章制度的出台全部经过职工代表大会讨论通过。

  加强企业风险防控。要教育引导广大干部职工克服“勇者无惧”“无知者无畏”思想观念,树立居安思危的风险意识,将风险意识始终贯穿于经营的全过程,从企业环境、战略、资产、财务、市场、运营等要素,对企业经营的每个环节和流程进行科学预测和评估,制定有效的风险防范措施,完善风险管理体系,提高企业防控风险的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