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年01月11日 星期四 国内统一刊号:CN51—0098     中国•企业家日报

家庭建设,情系美德、幸福、安康

来源:企业家日报 作者:

  ■ 沈宏胜

7.jpg

  在日前中共中央政治局召开的民主生活会上,习近平总书记再一次强调,“要管好家属子女和身边工作人员,坚决反对特权现象,树立好的家风家规。”这是自2015年以来,连续第三年的中共中央政治局民主生活会强调“家风”事宜。说的是“小家”,着眼的是“大家”。家风的“家”,是家庭的“家”,也是国家的“家”。

  我们从每年春节期间纷纷赶往回家的路上,看到了对亲人思念的急切心情,我们从给孩子包红包(压岁钱)中,看到了长辈对晚辈的期待与祝福;从吃年夜饭,看到了家庭的温暖与温馨。家庭是社会最小的组成部分,家庭承担着家庭成员每一个人的责任与义务,但同时也承担着社会大家庭的责任。我们每一个人是家庭一成员,但也是社会一成员。对家庭关爱,也对社会关爱。家庭与社会不可分割,是紧密相连的。

  中华民族自古以来就重视家庭、重视亲情,尤其是注重家庭的教育。说到治家即家庭教育,我们的先人曾经说过:治国必先齐家,其家不可教而能教人者,无之(语出《大学》)。人人都知道“家和万事兴”,都希望我们能够家齐,家中的人和睦相处,健康幸福快乐。正所谓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欲做官先做人,想治国先齐家。从自身修养上说,一个人要想成为一个好官,要想赢得人民的信任,他自己必先是一个道德高尚的人。而道德高尚虽然很难具化,但可以从家庭生活中管窥一斑——能够孝敬老人,承担对家庭的责任和义务,这样的人自身道德修养自然不会差。我国有很多古语都在讲国与家的关系,“治大国如烹小鲜”、“清官难断家务事”、“家和万事兴”等,世界上最难管的莫过于自己的家人了,而为官者管好自己的家人就成功了一半多,一个人的管理能力必先体现在其对家庭的管理上。

  对领导干部来说,家风关系的不仅是一身之进退、一家之荣辱,更关系到党风、政风、国风。对居于领导岗位、握有权力的官员来说,败坏的家风,更往往成为牵引其自身及亲属走向牢狱的绳索。从周永康、苏荣、郭伯雄、令计划等案例分析看,无不与家风不正有关。他们或利用职务便利为多人谋取非法利益,直接或通过家人收受巨额贿赂;滥用职权帮助亲属、情妇、朋友从事经营活动获取巨额利益,造成国有资产重大损失;支持、纵容亲属利用其特殊身份擅权干政;或伙同特定关系人收受巨额财物,为亲属经营活动谋取巨额利益。家风坏,腐败现。“家风败坏往往是领导干部走向严重违纪违法的重要原因。”也正因为如此,习近平总书记多次强调重视家庭教育。家庭教育关乎到家庭和睦,关乎到国家的兴盛,社会的和谐稳定。

  重视家庭建设、注重家庭、注重家教、注重家风,搞好家庭美德教育,不仅传承和弘扬中华民族优良品德,而且有益于建设和谐美好家庭,为家庭增添温馨与温暖,为社会营造和谐氛围。注重家庭建设更有益于维护官员的形象和官德。良好的家风,让人懂得尊老爱幼,和谐相处,懂得宽容与忍让,懂得互敬互爱;良好的家庭教育,让年轻一代知道和懂得如何尊敬老人、孝敬老人。良好的家风,让我们的官员时刻铭记,做一个遵纪守法的人民公仆,良好的家庭教育,让我们的官员不被所谓的利欲所迷惑,如何关心家人,教育家人,如何为社会增添荣耀,如何做出对社会有益的事。

  毋庸置疑,“要管好家属子女和身边工作人员,坚决反对特权现象,树立好的家风家规。”其寓意深长,既是忠告与警示,又是对领导的关爱与呵护。注重家庭建设,就多一些温暖,社会就增添一份和谐、温馨;家庭教育,关爱你、我、他,情系美德、幸福、安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