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月25日,荣县“中国(西部)陶都”命名授牌仪式在县行政中心举行,中国建筑卫生陶瓷协会秘书长吕琴宣读了“中国(西部)陶都”命名批复文件,中国建筑卫生陶瓷协会常务会长缪斌向荣县县委副书记、县长郑小清进行了授牌。授牌仪式上,双方签署了战略合作框架协议。
出席活动的双方领导作了讲话,郑小清表示,荣县境内拥有极为丰富的陶土等矿产资源,特别适合陶瓷产业发展。荣县制陶历史悠久,文化底蕴丰厚。荣县土陶创于伏羲,兴于秦汉,盛于蜀国南征之时,俗有“陶乡”之称。明清时期,制陶业持续发展,尤其是清代后期,以至于民国时期,生产规模不断扩大,工艺水平不断提高,开始名扬于世。解放后持续得到发展。
2012年开始,全县土陶行业统一进行关、停整合,技术改造,全部使用天然气作为燃料,基本解决了小、散、乱和污染严重的问题。改造升级后全县目前拥有规模较大,生产经营规范的30多户陶瓷企业,拥有员工4000多人,陶产品也从工业用酒坛和民用酒坛开始逐步丰富起来,现在已经涵盖了酒坛、醋坛、泡菜坛、豆瓣和酱油等工业企业用发酵坛、景观园林用土陶产品、工艺陶、陶瓷建材等,产品越来越丰富,已经达到上100个。近年来,荣县的土陶制品畅销全国,声名远播。
为了扶持土陶行业持续健康发展,县委、县政府出台了《关于推动土陶产业转型升级的实施意见》,明确了一系列土陶产业发展扶持政策,行业发展前景明朗。但目前该县陶瓷行业依然存在总量不大,产品技术含量不高,产品种类不丰富,品牌竞争力不强,行业能耗水平较高等诸多问题。
下一步,荣县将以中国(西部)陶都命名授牌为契机,抓好编制陶瓷行业发展规划,以规划引领全县陶瓷行业持续健康发展。围绕品牌建设提升产品竞争力。强化品牌建设,丰富行业文化内涵,引导和推动土陶企业实施品牌创新、品牌管理和品牌经营,帮助其精准定位、精致包装、精细管理,走“品牌发展战略”,提高市场知名度和占有率,支持企业信誉度高、产品质量稳定、市场前景好的企业打造和申报名牌产品,申报驰名商标、著名商标、知名商标,并给与相应奖励。引导和推动骨干企业注重土陶工艺美术大师培养和培育,注重省级以上陶瓷大师“人名商标”注册,加大作品产权保护和提升品牌美誉度。此次命名后,要加强对称号的保护、策划、开发、宣传和推广,使其得到传承和弘扬。在各级主流媒体、主要网络媒体播放相应的宣传广告,在双流机场、乐自高速等张挂相应广告牌,着力打造荣县陶瓷品牌。
围绕创新驱动提升行业竞争力。推动以企业为主体的技术创新体系建设,重点实施土陶行业相关科技专项和技术攻关,支持和鼓励企业提高对技术创新的投入和加大对创新人员的激励,鼓励和支持企业研发和应用新工艺、新技术、新方法,实现陶瓷工艺的提升突破,提升产业竞争力;支持和鼓励企业提高对技术创新的投入,鼓励和支持企业研发和应用新工艺、新技术、新方法,实现土陶传统工艺的提升突破,提高生产效率和产品质量,大力发展精细化制作,不断调整产品结构,增加有技术含量的高附加值产品。
推动土陶产业转型升级。鼓励土陶产品创意、设计、研发的发展,提升土陶产品创意设计水平。举办“中国(西部)陶都”陶瓷产业发展与陶艺文化论坛,开展征文比赛、主题报告、交流研讨、企业家沙龙系列活动,举办土陶产品创意设计大赛,推进以研发和工业产品设计为核心的产品创新,应用高新技术和现代化科技手段,设计、开发具有自主知识产权新产品,提升文化艺术内涵,加强创意设计,融入文化艺术元素,丰富产品结构。
(涂光葫 陈家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