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年11月11日 星期六 国内统一刊号:CN51—0098     中国•企业家日报

33年平凡坚守,成就酒业不凡匠心

来源:企业家日报 作者:

  ■ 微酒

  每一个平凡的人都想不平凡,而我们眼中成功的人,却用力地告诉你他真的很平凡。李俊总说,我没有什么追求,只为一口好酒。这口好酒,不是喝,而是酿。李俊是一名酿酒师。

  对酿酒工艺钻研了33年,让李俊多了如白酒国家级评委、高级品酒师、高级酿酒师等各种头衔。最近,他的产品接连斩获两项国际大奖,让低调的他吸引了更多的关注。但这些别人眼中的“成功”李俊却不想背负,他想轻装前行,不负初心。

  人生拐点

  1984年,李俊21岁,本是会计专业的他,一进厂却被安排到化验员的岗位上。从会计专业到化验员工作,让他的人生出现了第一个拐点。

  “从事化验员工作后,我发现自己对酒体研发有很浓的兴趣。”为了加强专业知识学习,同年,李俊进入重庆酿造专业职工大学,学习酿酒工艺。经历酒厂实践与在校的系统学习,表现优异的李俊被国营酒厂选拔为技术人员,从此迈入白酒酿造和技术研发领域。“当时,从会计等岗位往技术岗位转岗的现象很常见,因为那时候缺人才,只要你行。”李俊回忆道。

  “放不开手脚,想做好不能去做”成了李俊当时最大的困惑。“当时那个酒厂的产品主要是低端酒,对生产工艺没有太高的创新要求。”李俊说,“我个人希望在白酒品质上更进一步。”彼时已凭多项科研成果,成为清香型酿酒技术专家的李俊选择了自己干,创办一家自己的酒厂。

  拒绝和机会

  创业从来不是仅靠几个技术专家就能成功。撸起袖子自己干的李俊,继续埋头生产工艺以及酒体的科研、创新。然而,几年下来,酒品明明变得更好,却反响平平。“以前我就一直在做酒体创新,但是没有匹配的产品用。”李俊淡淡的语气中流露出反思。

  在一个深秋的晚上,李俊在餐馆与老友畅聊结束,在服务台结账时,旁边有位年轻人在选酒,服务员的推荐接连被毙掉。当时兴致不错的李俊就介绍了一款认为适合年轻人的白酒,但这位年轻人的一句话让他着实愣了一下——“我不爱喝白酒,白酒是老年人喝的,还是啤酒适合我。”这个拒绝的原因让酿了半辈子酒的李俊刚被烧酒燥热的心,又一寸寸被泛起的凉意浸透,像一不留神让深秋的风探到了心底。

  那个场景让李俊开始思索,是年轻人不懂白酒,还是白酒不懂年轻人。其实,古时重庆小曲白酒即以红高粱酿造,酒品清澈透明,香甜味醇,但受酒文化、传统认知等因素影响,始终没能深入年轻群体。为当代年轻人做一款适合他们的白酒的想法,逐渐在李俊心中萌生。

  一位佛家堪布曾说,我们有时甚至要感谢无常,因为它,我们不会一直痛苦下去,总会遇见新的机会。因缘让李俊遇到那个年轻人,也让李俊遇到了受到年轻人喜爱的江小白,他最终加盟并负责了江小白的工艺研发。

  和江小白彼此成就

  李俊和江小白,是天作之合,也是彼此成就。这应了那句话“一群可靠的人,他们彼此之间有正确的信任”。

  李俊说,“我个人很想把酒做好,但是在以前的大环境下,很多工艺用不上;现在在江记酒庄,我可以实施很多自己的想法。江小白是一个年轻的品牌,面向年轻人,在口感、生产工艺上可以做许多创变。”这就是李俊,纯粹地为了好,而更好。

  在李俊看来,传承和创新从来不冲突,传承是一种使命,却不代表墨守成规。江记酒庄继承了古法酿酒工艺最精华的部分,但也延长小曲高粱酒的发酵周期、储存时间,改变调酒模块化,甚至把江记酒庄的出酒率一再调低,成本也比传统小曲清香型白酒生产成本高出不少。“产量和质量要平衡,不能一味追求产量而忽视质量,我们经过反复试验,在保证品质的基础上,摸索出一个最佳出酒率;如果出酒率高了,酒质肯定不好。做质量有时必然会牺牲产量。”李俊说。

  现在,李俊还在继续向“一口好酒”的方向努力。他认为做品质、做产品的人,要让自己的产品得到消费者的认可才只是及格。

  也正是依托于这种对酒品精益求精的态度,就在今年夏天,江小白高粱酒产品一揽全球两大专业酒类赛事中的多项大奖(布鲁塞尔烈酒大赛、国际葡萄酒暨烈酒大赛金奖和卓越银奖等),这是全球酒行业的最高殊荣,也是对这位有33年“酒龄”的酿酒人的最高褒奖。

  酒尾才会带来后味的厚重感

  “拿到了国际金奖,很好啊。”这是李俊在得知酒庄产品获布鲁塞尔烈酒大赛金奖后的十字感言。低调少言已成为他给外界最深的印象。在他看来,拿到国际大奖,是对江记酒庄研发团队和产品品质的肯定,可未来的路还很长。

  江记酒庄的员工提起李俊评价最多的三个词依次是精益求精、低调、脚踏实地。

  一名和李俊同事多年的技术人员说,“他对细节的把控那是绝对的精益求精,到现在还会对每个细节进行亲自把关。”

  谈到李俊最爱做的事,就是酒体的勾调,首先使基酒中各种微量成分配比适当,打造酒体骨架,然后以调香来画龙点睛,协调基酒的香味,突出其风格。酿酒师们通过对酒品色、香、味、格的细微鉴别,从而研发出一款款风格不同的酒品。

  酒有清浊,味有薄厚,人有成败。这个时候在很多人看来是李俊最成功的时刻,但是,他说,“获奖不代表成功,人的一辈子很长,就像调味,酒头增香,酒尾才会带来后味的厚重感。”未来,李俊想的是,在小曲酒里做到最好,做一款最好的高粱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