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杜才云 职员
几乎每5个人中就有1个贫困人口的卢氏县是河南省最贫困的县。今年3月以来,为了攻克这个“坚中之坚”,河南省为卢氏县开出金融扶贫的治贫新“药方”,目前初见成效,已帮助1万多人脱贫。(10月9日,新华网)
“贫”字,从字面意义上来看,由“分”“贝”构成。“贝”代表钱财,多人分配钱财,人多钱财少必然陷于困窘;如果钱财能“下崽儿”,财富越来越多,分配到每个群众手里的钱财“看涨”,陷入困顿中的群众将迅速摆脱“贫魔”纠缠。
几年来,在党中央国务院的坚强领导下,各地打响了脱贫攻坚战,扶贫党员干部在一线施展才华,采取各种措施,大力开展农村脱贫攻坚工作,不断增加群众收入,将“三农”推向一个新高度。据统计,5年来共有6600万人通过扶贫帮扶,摆脱贫困奔向小康生活,扶贫政策和扶贫干部功不可没。
贫困群众之所以贫困,就是因为缺乏经济来源,只有帮助群众找到发展经济的路子,群众才能过上幸福生活。卢氏县是河南省最贫困的县,既缺发展路子又缺资金。对此,河南省对症下药,为该县开出了金融扶贫、治贫“药方”,构建起了以县乡村金融服务中心为主体的金融服务体系,为扶贫产业提供金融支持,为产业发展、企业建设、市场开拓引来了一渠金融源头活水。
在金融活水浇灌下,卢氏县各类产业焕发出勃勃生机。今年以来,卢氏县新增新型经营主体658家,总数达到1041家。产业发展让更多贫困户看到了脱贫的希望,激发了内生动力,农村群众脱贫自觉性、主动性不断提升。
“脱贫攻坚是硬仗中的硬仗,必须付出百倍努力”。该县扶贫下深水、用智慧、下大力气、用数据说话、有效果为证,该县实施的金融扶贫“新药方”,行之有效、百业兴旺、群众受益,值得学习借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