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李新慧
近年来,经济的快速发展带来了人思想观念的深刻变化,青年作为人力资源中最活跃的部分,其观念变化更为突出,自主意识强,利益诉求多元化,对组织依附度减弱。特别是当前宏观经济处于增长速度换挡期、结构调整阵痛期、前期政策消化期、新的政策探索期,“四期叠加”的负面效应对团员青年思想观念、价值取向、生活、工作和思维方式都带来了深刻变化,给企业共青团工作带来了前所未有的压力,企业团组织的凝聚力受到了极大的影响。企业团组织在围绕服务企业生产经营,服务青年成长成才,成为企业发展的主力军的同时,必须结合团组织自身特点,不断进行探索与创新,找准定位,转变工作思路,才能增强凝聚力,带领广大团员青年在企业的发展中建功立业,充分发挥共青团的助手作用,使共青团工作成为企业发展中一支朝气蓬勃的力量。
一、企业共青团工作面临的现状
尽管企业共青团工作在继承创新中不断加强,但与新时期的要求相比仍存在许多不适应的问题。由于价值取向、思想观念等发生深刻变化,团员青年对团组织的认知、信任和需要正逐渐弱化,对团组织“一呼百应”的时代已经远去。共青团的吸引力和凝聚力是一切工作的基础和前提,因此,共青团的很多工作在有效性上大打折扣,甚至出现了不添乱就不错了,更谈不上为企业创造效益。
1、对新时期企业共青团工作的特点缺乏客观认识。在计划经济时期,共青团组织是一个政治色彩很鲜明的群众性组织,团员青年在组织中的一切行动和表现,更直接体现出他们的政治素养和政治表现,为优秀青年实现政治追求提供了舞台。然而,市场经济时期,企业乃至社会的发展更趋于理性化和科学化,政治不再是压倒一切的评价因素。尽管团组织依然保持其鲜明的政治色彩,但这一特色远没有过去对团员青年有那样大的吸引力和凝聚力了。
2、企业共青团基层组织基础薄弱、凝聚力不够。企业面临市场激烈的竞争,每一分钱的开支都受到严格的控制,共青团活动的经费来源也逐步减少,这给共青团工作的开展带来了极大的困难,使得共青团组织基础工作日渐薄弱。同时,在企业实行定岗定编,竞争上岗的情况下,共青团利用八小时工作时间开展活动的空间日渐狭窄,甚至团的“三会两制一课”制度性工作都难以开展。计划经济时代团组织活动具有较强的政治性,容易组织、集中团员青年。市场经济时代,共青团活动的政治性极大削弱,基本处于没有任何约束力的状态,组织活动基本靠团员的自觉性,同时团员青年工作方式和生活方式的变化,致使青年团员集中比较困难,直接导致共青团组织的有限覆盖面和对团员青年的凝聚力大打折扣。
3、企业共青团工作和活动方式单一,创新精神不强。在计划经济时期,社会物质生活和精神生活比较匮乏,共青团能够利用企业的各种资源填补团员青年精神生活的空白,比如在会议室、防空洞里举办个舞会或联欢会,利用废旧材料制作些小商品来创收等等。这些活动都是当时社会不能充分给予的,而又是企业员工在青年时期比较渴望和欢迎的生活方式。市场经济时期,伴随精神文明建设的加强,满足青年精神文化需求的场所和方式层出不穷,共青团工作和活动方式如果不与时俱进,不改革创新,难免会存在脱离群众的现象。
4、团干能力素质需要进一步提高,作风需要改进。企业发展过程中,一岗多证、一专多能将是今后的必然趋势。企业中专职团干数量受机构精简、人员编制的影响将会越来越少;专职团干兼职其他工作的机会越来越多,精力往往又顾不上共青团工作;素质高、业务精的青年专业技术人员又不愿放弃专业技术,对从事政工工作、共青团工作的积极性不高。现在在职的很多团干都是靠模仿和借鉴前辈的思路、方式、手段来开展工作,工作缺乏主动性、创新性,工作方式老化单一,工作效果不佳。这些都致使共青团工作受到影响。
二、新时期企业团组织应如何定位
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高度重视青年和青年工作,先后到过许多高校,多次同青年代表座谈,向青年致信,充分显示出党和国家对青年和青年工作的重视。
新时期虽然企业共青团工作受到一定的冲击和挑战,但是共青团是党的助手和后备军的性质和地位始终没有改变,共青团组织的地位依然受到企业的高度重视。共青团的性质决定了党的中心工作就是团的中心工作。作为企业共青团组织,应正确认识自己,给自己一个准确的定位,以服务大局、服务企业、服务青年、服务社会为工作的主要内容;找准与企业管理的最佳结合点,围绕企业中心工作重点抓好团员青年的思想教育、形势任务教育,“双推优”工作,团员青年创新创效,青年岗位能手,青年文明号,青年志愿者等活动,使共青团组织成为企业现代管理制度中的有机组成部分。
三、如何增强企业共青团工作凝聚力
有一段形容如何开展共青团工作的顺口溜:没有权没有钱,做好工作靠“嘴甜”;没有权没有钱,忙里忙外没得闲;没有权没有钱,党有号召冲上前。作为一名服务青年的团干,应该从以下几个方面开展工作,以增强企业共青团工作的凝聚力。
1、依靠党建带团建。围绕企业党组织的中心工作,服从大局,在服务企业生产经营中有所作为,进一步巩固和增强共青团组织的影响力和凝聚力,是新时期企业共青团工作必须牢牢记住的指导思想和方针,也是搞好企业共青团工作的关键。这就要求企业团干部在开展工作时,要依靠党建带团建,多争取各级党组织的理解和支持,让党组织成为共青团开展工作过程中的有力后盾。
2、整合有限资源。作为一名企业的团干,做好共青团工作,需要较高的情商,不仅要整合有限资源,想尽办法把事情做好,更要协调好各种关系,争取把有效资源最大化利用。日常工作中,可以与多部门联合,把企业共青团的工作渗透到企业生产安全、经营管理、科技创效等方方面面,充分发挥团员青年在企业生产经营中“生力军“和“突击队”作用。
3、打造品牌效应。塑造新时期团的新形象,通过品牌效应的影响力、带动力和辐射力增强团组织对青年的凝聚力,是企业共青团组织面临的新课题。青年人活泼好动,接受新事物的能力强,富有生机活力,这就要求企业团的工作必须以丰富多彩的活动方式吸引青年、教育青年、感化青年,做到形式和内容的有机统一。有针对性地开展各项活动,发挥“导师带徒”、“青年安全监督岗”等活动载体的品牌效应,增强广大团员青年对品牌活动的归属感、认同感,使各项品牌活动成为团组织展示自我的窗口,对外宣传的名片,联系青年的使者。
4、做团员青年的知心人。时刻情系青年,维护青年的利益,关心青年、服务青年,设身处地为青年着想,是企业团组织应尽的义务,也是企业共青团组织团结青年,增强团组织凝聚力的重要手段。设身处地的为青年着想应找准两个立足点。一是立足于青年人的物质需求,为他们的物质生活排忧解难。在国家和企业政策法规允许的情况下,积极维护广大青年的合法权益。二是立足于关心青年的成长需求,为青年成长成才铺路搭桥。善于挖掘青年的闪光点,要有重点地关心、培养和教育,并积极做好向企业党组织推荐工作。
5、团干队伍建设上要突破。按照年轻化、知识化、专业化的要求,做到量才用人、竞争用人,并积极加强团干的思想、组织、作风建设,建立健全团干考核机制。
总之,企业共青团工作,因人而异,因企业而异。企业团组织要正确分析形势、研究规律,把握大局。要清楚我们的机遇在哪里,挑战是什么,然后大胆实践,开拓进取,抓住机遇,迎接挑战。最终实现企业共青团组织与企业的有机融合,推动企业共青团工作不断开创新时期的新局面,创造共青团工作的辉煌。
(作者单位:铜陵有色金冠铜业分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