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以来,江苏涟水县商务局采取卓有成效的措施,进一步加大商务执法力度,进一步规范市场秩序,进一步完善监管机制,为商务工作保驾护航,为经济发展争作贡献,为创建文明城市助力添彩。
打造铁军,完善硬件。该局商务执法大队经县编办批准成立,并被列入首批国家级商务行政执法试点单位。由于执法大队人员少,而商务执法面广量大,往往鞭长莫及。根据实际工作需要,今年新招录4名本科以上法学专业工作人员,现有工作人员7名,其中大队长1名,执法队员6名。要求执法人员积极参加市县举办的各类法律知识培训,同时努力自学,以老带新,娴熟掌握商务系统法律法规知识,胜任本职工作,打造一支素质过硬,能征善战的商务铁军。
为保证商务执法工作顺利开展,该局为执法大队添置了全新的桌椅、电脑、打印机、传真机等办公用品,配置了执法车一辆以及摄像机、照相机、录音笔、执法记录仪等办案硬件设备,每名执法人员均配发了统一的执法制服,为商务执法工作夯实了硬件基础。
强化宣传,热情服务。该局利用大小会议、宣传车、广告牌以及报纸、电视、网络等媒体,广泛宣传商务执法的重要意义。按照省商务厅要求,开通“12312”商务举报投诉服务热线,受理涉及商务领域的举报投诉,建立举报投诉受理、督办机制及相关工作制度,搭建商务系统市场监管服务平台,鼓励群众积极举报,使各类违法违规行为无处藏身。“12312”商务举报投诉热线现已并入市政府“12345”政府便民服务热线,更好地为群众提供方便、优质、高效的服务。今年以来,该局已接到各类投诉、举报和咨询电话200余次,针对群众反映的热点、重点、焦点问题,全部及时处理到位,群众满意度很高。
严格执法,监管到位。每次重要执法行动,局长、党委书记高正飞都亲自参加。为加大成品油市场整治力度,让人民群众用上放心的汽柴油,该局联合相关部门编印了法律法规宣传手册500份,出动执法人员120余人次,依法取缔无证无照经营的非法加油点40家,查处了非法流动加油车2辆。同时强化油气回收管理,消除安全隐患。积极开展“双打”工作。打击侵犯知识产权和制售伪劣假冒商品,专项行动开展以来,根据市局下发的“清风行动”和“互联网行动”的文件要求,及时出台了针对涟水实际的“双打”方案,联合相关部门开展“双打”工作,依法查处涉及侵权假冒和伪劣产品的案件87起,涉案金额320多万元。特别是查处知识产权方面的案件28起,涉案金额143万元,较好地维护了知识产权市场的正常秩序,保护了专利权人和著作权人的合法权益。进一步规范单用途预付卡管理。通过现场检查、暗访等多种形式,检查涟水境内单用途预付卡发卡规模大、用卡量高、消费者人数多的重点发卡单位,查阅了发卡单位工商登记、发卡制度、发卡记录等相关资料,对于违反相关制度的发卡行为,责令限期整改到位,遏制腐败现象的发生。对于拒不执行相关制度的发卡企业,向有关部门通报并列入“黑名单”。近期接商务12312举报热线投诉,反映某商超企业所售游泳卡在有限期内无法退卡的情况,立即责令其整改到位。在全县“263”专项整治工作中,要求商务系统完成成品油零售企业的油气回收及餐饮业油烟净化系统改造。经过专项整治,已完成45家成品油零售企业油气回收和28家规模以上餐饮业油烟净化系统改造。强化再生资源市场监管,打击无序经营,否则予以取缔。由于监管到位,既变废为宝,造福社会,又使生态环境得到保护,可谓一举两得。
(陈裕 芦江 殷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