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年09月15日 星期五 国内统一刊号:CN51—0098     中国•企业家日报

南向开放 四川站上更加开放的大舞台

来源:企业家日报 作者:

  第八届中国(四川)——南亚经贸合作圆桌会议在成都举行

  ■ 本报记者 袁红兵

  9月13日至14日,聚焦“智慧城市、高科技农业和食品加工、青年创新”的第八届中国(四川)——南亚经贸合作圆桌会议在成都成功举行。会议由中国贸促会、四川省人民政府、南盟工商会共同主办,四川省贸促会承办,于9月13日上午开幕。四川省人民政府副省长朱鹤新出席并致辞,南盟工商联合会主席苏拉吉·维德亚代表南亚商协会致辞。

  朱鹤新副省长在致辞中表示,四川站在新的历史起点,积极融入国家“一带一路”倡议,“南向开放”是四川省委、省政府开拓海外市场的重点。“南亚圆桌会”成功举办八届,为促进双边经贸交流与合作,建立了双边机制性平台,为四川“南向开放”搭建了桥梁和纽带。他强调,四川准确把握全球开放大势和四川历史方位,提出转型发展、科学发展“对内靠改革、对外靠开放”的战略思想,四川站上了更加开放的大舞台,四川要充分发挥优势,凝聚共识、形成合力,深化开放合作。

  朱鹤新副省长对“南亚圆桌会”提出三点建议:一是搭建双边长效合作机制。希望以“圆桌会”为平台,共同推动机制性互访交流、经贸文化交流和标准化建设;共同支持互设经贸机构和组织代表处;共同努力改善进出口贸易中产业单一、产品配套不足,增强有效供给等问题。二是聚焦优势互补产业合作。四川将积极鼓励四川重点企业、重点项目,更有深度、更高水平地参与到南亚国家城市建设、农业发展,以及人才交流,加大产业合作力度,拓展市场空间。三是促进双向投资与合作。希望南亚国家商协会为四川企业牵线搭桥,在软件、医疗、农业和旅游文化上加强与四川企业交流,积极促成双方企业投资与合作。

  南盟工商联合会主席苏拉吉·维德亚在发言中表示,在“一带一路”倡议下,南亚处于最好的发展机遇期,南亚市场广阔,潜力巨大。通过“南亚圆桌会”的持续推进,南亚与四川建立了良好互信、互动、互利的合作平台。南亚在经济发展上,城市建设方面亟待改进,农业发展亟需合作,青年人口众多,人才市场充沛,希望四川更多的相关企业开拓南亚市场,南亚商协会愿意与四川省人民政府,四川省贸促会建立更为广泛和深入的务实合作,继续深化区域合作,愿意为四川企业开拓南亚市场搭建桥梁和纽带,真诚地欢迎更多的四川企业探索南亚、认识南亚、扎根南亚。

  会上,巴基斯坦参议院、尼泊尔国家大使以及各国商协会代表对开拓南亚市场、促进区域合作等作了精彩发言。特别是不丹工商会会长札姆·帕南在致辞表示,他们愿意以民间力量破除双边经贸交流阻隔,为双方企业开拓更为广阔、有效的市场空间。

  该圆桌会议至今成功举办八届,取得了累累硕果:商协会机构建立起长效合作机制;南亚国家工商会在成都设立代表处;南盟联合工商会设立成都代表处正进行可行性研讨;宏华集团、东方电气、通威股份等四川知名企业深挖南亚市场,取得了较好的成绩。

  本届会议举办了“第八届南亚圆桌会·南亚国家商机推介对接洽谈会”。洽谈会围绕“‘一带一路’背景下四川与南亚经济的深度融合”,聚焦智慧城市建设、高科技农业和食品加工、青年创新交流等问题作专题推介和现场项目对接洽谈。尼泊尔驻华大使利拉·马尼·鲍德、巴基斯坦驻成都总领事馆商务领事马苏德、南盟工商会主席苏拉吉维德亚、南盟工商会副主席玛步卜、省贸促会李钢会长、吕芙蓉副会长、崔贵恩副巡视员出席洽谈会。

  吕芙蓉副会长在致辞中指出,四川与南亚各国的经贸文化交往源远流长,“南向开放”是四川省委、省政府开拓海外市场的重点举措。洽谈会作为推动四川企业与南亚各国经贸合作的重要平台,自创办以来累计达成贸易合作协议金额约1.77亿美元、投资合作金额6260万美元,促成东方电气集团、新希望集团等多家四川知名重点企业在南亚各国投资兴业,成效显著。希望本次推介洽谈会延续双边合作的良好态势,达成新的合作意向,取得新的合作成果。她表示将在继续办好“中国(四川)—南亚经贸合作圆桌会议”的基础上,创新合作机制,拓展平台功能,带领更多的四川企业到南亚开展投资贸易合作,同时也期待更多更好的南亚产品进入四川市场。

  尼泊尔驻华大使利拉·马尼·鲍德尔介绍了尼泊尔的投资政策,重点介绍了旅游业优势、投资行业以及中国人去尼泊尔的八大理由。巴基斯坦驻成都总领事馆商务领事马苏德介绍了巴基斯坦在中巴经济走廊及经济特区背景下的投资合作机遇,探讨了2025年目标以及中巴经济走廊未来发展趋势。孟加拉国南盟工商会副主席玛步卜介绍了智慧城市建设关注的重点方向、农业发展的领域、青年交流、重点产业发展以及投资合作机遇。四川企业代表就关心的南亚市场情况、当地政策、经贸合作方式、运营机制等提出问题,得到现场嘉宾的耐心解答。

  分组对接洽谈会上,四川企业与南亚各国商协会及企业进行了对接洽谈,现场气氛活跃,中外双方寻求实质性合作愿望强,特别是在农产品加工、新能源、智慧城市等领域进行了深入交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