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杜才云 职员
日前,经中共安徽省委批准,安徽省纪委对安徽省质监局原党组书记、局长朱琳严重违纪问题进行了立案审查,决定给予朱琳开除党籍和公职处分,移交司法机关处理。( 8月18日新华网)
不可否认,中国还处在关系社会之中,政商关系便是其中一种,它存在于官员与商人之间。因与其他民众并无多少往来,从外界看来,政商关系仿佛是一种朦朦胧胧、说不清道不明的官商关系。
正本清源,回到政商关系的起始点来说,它是个双向联系。从党政领导干部一方来看,它是地方官员为引进商人发展经济,或者是扶持本地企业发展中,与企业家们建立的工作关系;从企业家一方来说,它是在企业发展壮大过程中与地方官员建立的工作联系。
正常的政商关系,无论是局部还是总体,都是非常有益的。一方面有利于地方党政领导对企业界投资意向、经营方向的了解和掌握;另一方面也有利于企业家们对本地区发展规划、优惠政策的了解、掌握并对照要求调整自己的经营理念、对策、方向,良好的政商关系有利于政企互利共赢、推动地方经济发展。
“不能知其弊 ,不能尽其利”。任何事情都必须进行全面分析,仅看一个方面,极有可能可能被蒙蔽。政商关系建立之初本来很纯洁的,它就是在地方发展经济中,党政领导干部与商界人士建立和保持的业务联系,其目的性原本不存在问题。但特别值得注意的是,在政商关系中,政界领导们手上有权、有项目、有资金、有优惠政策,而企业家们手上有钱,政商关系更在其他人不甚了解、不被监督的情况下,出现变异,玷污了政商关系的纯洁性。因此,必须将政商关系厘清,还原政商关系初衷。
说白了,政商这层关系,不“捅破”就像一座山,捅破就像一层纱,看起来神神秘秘,其实就是那么回事。如果地方党政领导在某个正式场合“捅破”最好,将政商关系正常进行的要素交代清楚,对双方都有好处,企业家们在发展中走正规渠道,用不着花钱与官员们“勾兑”;官员们也不敢头顶“达摩克里斯利剑”、冒着极大的政治风险收受企业贿赂,为企业搞利益输送而违纪违规。
正是由于政商关系这层“纸”没有被“捅破”,让很多官员与企业家在政商关系中“明修栈道暗度陈仓”,继而出现暗流涌动的“潜规则”现象,破坏了正常的政商关系,给外界神秘、暧昧、鬼鬼祟祟的感觉,甚至真有官员为此犯糊涂。比如安徽省质监局原党组书记、局长朱琳,就在暧昧的政商关系中“受益”,借政商关系幌子,出现大肆收受企业贿赂、为企业谋利等错误行为,他被立案调查并被移送司法机关处理,就是由不正常政商关系导致的。
因此,维护正常的政商关系多方都有责任。
其一,党政领导干部要主动“捅破”政商关系这层纸,将政商关系趋于正常化,营造良好的招商引资环境、政治生态环境;其二,党政领导干部既要主动维护正常的政商关系,更要首先做到心中有戒,维护与老板们的正常联系,同时必须保持党性修养、强化“放管服”改革、公平公正公开用权、自觉接受监管、保持清正廉洁的工作作风;其三,企业家们要以法治思维维护正常的政商关系,树立不按规矩办事、走“领导路线”就是把好干部往监狱里推、往火坑里面推的理念,时刻提醒他们做有法治思维、公平竞争意识、有良知、有社会责任感的企业家;其四,“捅破”政商关系,还要对双方进行有效的媒体监督、政治监督、人民监督,确保不会发生关系跑偏、“打擦边球”“权力寻租”等乱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