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何洋

环境问题的产生,根子在地方政府思想认识有偏差,“先发展后治理”“重经济建设轻环境保护”的老观念挥之不去,脱离环境保护搞经济发展,就会干出“竭泽而渔”的傻事、蠢事、出格事。地方政府错误的发展观念一旦形成,往往具有顽固性和反复性,为此,环保“钦差”必须与之“死磕到底”。
与环保问题死磕到底,决不放过任何一个问题。按照流程,环保督察组接到群众来电来信后,会将群众来电来信举报的环境问题转地方处理。同时,要求地方政府按照轻重缓急、难易程度,马上解决,限期整改。例如,厦大翔安校区机砖厂烟囱的黑臭问题,9年没解决,环保督察组一到就拔除;新疆乌鲁木齐一小区“垃圾船”的恶臭问题,5年没人管,拨打中央环保督察组的举报电话后,两三个小时就搞定了……这些环境问题的有效解决,速度之快、效率之高、质量之好,过去想也不敢想。这有赖于环保督察组在群众立场设身处地抓整改,问题不查清不放过、整改不到位不放过、责任不落实不放过、群众不满意不放过。
与环保不作为死磕到底,决不放过任何一级官员。事实证明,污染问题不是解决不了,而是有人不想解决,不愿解决。所以治污根本还在治人。散煤燃烧、燃煤锅炉、道路扬尘、机动车污染、“小散乱污”企业、秸秆焚烧、农村垃圾等久拖不决的难题,无论是企业不上环保设施,以牺牲资源环境为代价降低生产成本,破坏市场竞争秩序,产生劣币驱逐良币的恶劣循环,还是地方政府不作为、不担当、不碰硬,对党中央决策部署没有真正抓好落实,环保“钦差”始终坚持“督企”与“督政”一起抓,决不放过任何一个企业,也决不放过任何一级官员。公开数据显示,前三批中央环保督察问责和约谈人数分别超过万人。前三批中央环保督察已初步立案处罚15586家,罚款7.75亿元,立案侦查1154件,行政和刑事拘留1075人,问责10426人,约谈12386人。其中,问责和约谈人数也仅是中央环保督察组进驻期间的人数。问责结果之严厉、问责级别之高出乎意料。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各地政府必须认真、主动、自觉地践行绿色发展理念,决不能吃子孙饭、端子孙碗、短子孙粮,决不能有利的事情就抢、没利的事情就躲,要以“功成不必在我”的境界谋事业,以“成功必定有我”的担当抓发展,守住发展和生态两条底线,与自身的错误观念死磕到底,共建美丽中国,共享绿色家园,走上持久、健康发展的康庄大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