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罗志贵
“红灯停、绿灯行,黄灯要当心”,这是小学生都知道的交通安全常识。黄、红、绿,色彩鲜明,含义不同,就像三条斜边,如果在安全管理中搭配得当,便会形成最为稳固的等边三角形。在各种各样的安全教训面前,我们不能总是甘当学生,安全管理“三种颜色”所代表的意义必须牢记于心。
黄色,表示注意、警告的意思。
安全生产,重在防患于未然,而安全教育就是第一道闸门。安全教育主要体现在两个方面,一是形式,二是意识。形式表现在外,诸如安全生产会议、安全培训班、安全活动日、安全竞赛等,又或者利用新媒体实现可视化管理,这些形式随着时代的进步也在不断创新,就比如安全标语,从以前说教式、空泛化的“时时注意安全,处处预防事故”、“高高兴兴上班,平平安安回家”,慢慢变得更有诗意和人情味,“违章作业要批评,道是无情却有情”、“我们的城市有你的血汗,你的平安是我们的心愿”。
如果说形式是外功,那么发自于心的意识则是内功。安全意识,主要包括培养自我保护意识、群体意识、遵章守纪意识,概括起来就是一种“绊人的桩不在高,违章的事不在小”的警觉观念和“安全记在心,平安走天下”的良好习惯。
红色,表示禁止、危险的意思。
如果说黄色是警戒线,那么红色就是底线、红线。安全工作是一项高风险的系统工程,容不得半点侥幸心理和一丝麻痹大意。作为安全管理人员,要树立命运共同体的思想,多一点耐心,就多一份保障,对发现的问题必须及时整改,常抓不懈、久久为功,将隐患消灭在萌芽状态。对明知故犯、逾越红线的行为,必须予以严厉惩处。要各归其位、各担其责,不能“我说了算”,包打天下、独断专行;也不能“我说了不算”,推诿扯皮、不敢担当;更不能“我什么都不说”,尸位素餐、得过且过。
绿色,表示安全、提示的意思。
有红灯自然有绿灯,有惩罚必然也有奖赏,对安全工作有贡献的行为,要及时地给予奖励。同时,要对安全管理工作进行引导和督导,探索有益方式和有效途径。
在国外,欧美一些发达国家的“安全经”可供借鉴:美国美敦力公司大力推广安全文化包括建立未遂事故报告系统,鼓励员工上报未遂事故;美国杜邦公司打造“员工在工作场所比在家更安全”的环境,使安全管理具备品牌价值;德国安全管理体系繁琐而严格,每一项工程都会购买保险,安全生产监督实行双轨制,除政府机构和半官方机构外,社会和商业监督力量——工伤事故保险联合会,也发挥着举足轻重的作用。
在国内,创新举措也在不断应用,比如发挥“自媒体”功能,构建人人都是安全员的舆论监督氛围;加大科技支撑力度,推进安全监管信息化建设。再比如,煤矿行业规定矿领导要带班并与工人同时下井、升井,而在一些施工现场,领导干部也常常置身第一线,从“指导”变为“参与”,以此破除关心安全却不懂安全的假象。
黄、红、绿,三种颜色分别代表着预防、惩处和引导,也代表着安全管理的内在规律。不尊重规律的人,漠视安全的人,就如同患上了夜盲症,即便路再宽,也会四处碰壁。只有遵循内在规律抓安全,才能打造“敬畏生命、关爱生命”的安全文化,体现“以人为本”的安全核心理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