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年06月20日 星期二 国内统一刊号:CN51—0098     中国•企业家日报

共产党员要注重修身立德

来源:企业家日报 作者:

  ■ 盛玉强

  修身,是指陶冶身心,涵养德性。立德,是指树立德业,修养品德。修身是手段,立德是目的,二者是有机联系的统一体。“修身立德”在中国传统文化中占有极其重要的地位。先哲们认为只有先修身立德,才能做好人、做好事、做好官,才能“齐家、治国、平天下”。事实也证明,只有具备良好的人品,做人才有底气,做事才会硬气,做官才有正气;只有具备高尚的道德情操,才能心底无私、坦坦荡荡,无愧于国家,无愧于人民,无愧于社会。

  修身立德,对共产党人来讲,更是安身立命之本。广大党员一定要汲取中华传统文化营养,注重修身立德,切实做到“四要”。

  一要孝。孝是一切道德心、感恩心、善心、爱心之本,人不孝其亲,不如禽兽,“乌鸦有反哺之恩,羊羔有跪乳之德”,敬养双亲乃天经地义。百善孝为先,孝是一个人塑造其道德人格的起点。在孔子、孟子看来,人的本性就有善良之心,孝悌之心。如今,我国对公民的“孝悌”,不仅作为道德来提倡,而且已经立法,在婚姻法中对赡养父母、扶养子女等,都有明确规定。讲究孝悌,属于家庭范畴,没有孝悌,就没有家庭和睦,就丧失了社会和谐的基础。任何人先要有孝悌之心,特别是孝敬父母,才可能会关爱所有的人。笔者在湖南省溆浦县温水乡网站上看到,该乡景山村党支部大会对党员韩某作出党内除名的决定,并在全乡予以通报。韩某被党内除名的原因是:2011年以来,其父亲病故未回家送葬,妻子患重病未予以照料,在当地影响很坏。由于不孝无德而被党内除名,这当是党建工作中的一个创新,因为它改变了以往只有触犯党纪国法时党员方被除名的做法。也只有如此,我们的党才能具有蓬勃向上的朝气和无坚不摧的力量。

  二要慎。一般来讲,在公开场合下,一些同志能够约束自己的言行,不会做出有违党纪国法、有悖道德规范的事。但是,在非公众场合,特别是面对金钱、美色等各种诱惑,有些意志薄弱者可能会不善“慎独”,做些违法乱纪的事,并自认为“没有人知道”,“不要紧的”。分析现在查处的一些腐败分子的蜕变过程,可以说,他们中的大多人都是从不“慎独”开始的。一个人做坏事甚至走上犯罪的道路,不外乎内因和外因两个因素所致,就像人生病一样,是人本身的抵抗力、免疫力和遭到外界的风寒雨湿的侵蚀所致。加强党员的“慎独”修养,谨慎个人行为,就要时时刻刻想着自己是党员,时时刻刻严格要求自己,不仅管好自己的“八小时以内”,还要管好自己的“八小时之外”,不仅“平时看得出、关键时刻冲得出、危难时刻豁得出”,在独处时也要严格要求自己,不做违法乱纪的事情。

  三要俭。在中国文化传统中,通常把艰苦奋斗的精神理解为“勤”与“俭”。中国传统经典著作甚至可说都是“勤俭”的教材。孔子把“俭”和“温良恭顺”一同列为基本的道德准则,并认为“一箪食,一瓢饮,在陋巷,人不堪其忧,回也不改其乐”的颜回达到了至贤之境。“布衣元帅”彭德怀,更是“做人一身正气,为官两袖清风”的光辉楷模。他不仅经常鞭策自己尚俭戒奢、杜绝腐化,而且一贯倡导艰苦创业、勤俭建国,并且率先垂范,始终如一。和革命前辈相比,现在,有的党员淡忘了艰苦创业,勤俭节约的精神,离开客观可能,追求高档消费、超前消费,特别是一些手中掌握了部分权力的党员干部,他们慷公家之慨,有的请客送礼,大吃大喝,挥霍浪费;有的狂歌滥舞,一掷千金。这种摆阔气的奢侈作风与勤俭节约的民族传统和当前建设节约型社会的时代精神是格格不入的。艰苦奋斗,勤俭节约是社会主义荣辱观的重要内容,“艰难困苦,玉汝于成”,每名党员应该培养积极向上的生活情趣,让勤政廉洁的浩然正气在党内外吹拂荡漾!

  四要廉。“以俭养廉”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也是我们党对党员思想道德的一贯要求。尤其对于党员干部,以俭养廉、崇俭禁奢是为官之道,也是治国之策。每个党员干部应该树立“正身直行,众邪自息”的信念,树立“不义而富且贵,于我如浮云”的淡泊之志,善养浩然正气,不自命不凡,不目空一切,不脱离群众,不滥用职权,坚守为官之德,拒绝各种诱惑。“养廉”首先应该戒微。有的人认为,贪占一些小利不足以毁名节,其实不然。古人云“见微知著”,好占小便宜的人,不仅人品不被人看好,其下场同样可悲。俗话说:一日一钱,千日千钱;绳锯木折,水滴石穿。贪官们通向监狱大门的阶梯,哪一级不是由一笔笔赃款累积而成?正如一首诗中所说:“官德内涵廉冠首,养廉官员得民心”,如果党员干部每天都能全心全意,权为民用,情为民系,利为民谋,何愁名节不保、民心不归?

  修身立德是我们每一个党员终身的课题,我们要把修身立德贯穿到自己生活、工作的各个方面,把它紧紧放在心上,拿在手上,落实到具体行动中,体现到工作、交友、持家、为人、处事等日常行为中,坚持不懈、持之以恒地全面加强修身立德建设,这样我们的人生路才会越走越宽、越走越顺,才能为党的事业提供强大的思想保证、精神动力和智力支撑。

  (作者单位:兖矿集团东滩煤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