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特约记者 屈永志 通讯员 刘君 李波
5月17日,按计划去09线钻井工地采访。这条760多炮的测线,有一半在绵延起伏的天山山脉。早饭后驱车从驻地吉木萨尔出发,半个多小时后到了钻井工程队设立在吉木萨尔县三台镇的临时驻地。前往工地路道崎岖,越野小车无法进入,只得换乘工地上用的奔驰车。等车间隙,开始了当天的采访。
10台钻机人跑光
“这个工区施工困难重重,施工正是春播春灌期,村民索要高额赔偿,满足不了要求就拦机器扣大线,严重阻扰施工作业。”
“03线施工过鼎鑫煤矿时,矿主不让施工人员进,一挡就是10多天;工区东边,有军事设施打靶场、防空洞,协调施工准入程序繁多,一等就是20天;11线中间段,宝明矿业挡了半个多月;工区南边是牧区,莫得哪一天不挡道。”
“机组4月初上线后,好些天都没有开钻,招聘来的钻工先后跑了六七十个。组织施工时,先期安排上线的70台多功能山地钻机,有10台跑光了人。”
聊起施工作业,担负项目钻井的第四钻井工程队经理王铎翰、党支部书记申绪奎、副经理漆韬等向记者倾倒苦水。
同行的机长聂世明也谈起了工作中的诸多无奈。
几经辗转到井点
不多时,奔驰车开过来了。驾车的李师傅年过半百,已经有28年的驾龄,今年是第一次到物探队开车。他说初上工地时,上坡下坡好些路段十分险要,让人心惊胆战,不敢跑。嘿,跑了几次,心里踏实多了。
9点40左右从钻井工程队临时营地出发,一个多小时后到达聂世明、曹继光机组的陈古州机场。这个机场在山边搭建了一顶帐篷。机场人员是5月7号搬过来打突击的,在09线负责打1480.5—1538.5的井位。
车要继续前行,几个民工顺便搭车送水进山。他们先把一个大铁桶装满,之后把4个装满水的塑料桶也搬到了车上。一路颠簸,翻山进沟。在一行人提心吊胆的行驶中,李师傅终于把车开到了FK201709 K2线1561.5井点的冲沟边上。刚停车卸下水,他又为机场拉油去了。
两个小时送次饭
12:30到达龚树平的机组,他们进山7天打了14口井。17号这天,早上6点过和往常一样,天刚麻麻亮就起床,匆匆吃了早饭,上午9点过来到半山腰编号为FK201709 K2线1560.5井位,一上午才打出一口20多米的炮井。记者到达时,机场正从1560.5井搬到1561.5井位上。搬完钻井设备已经是下午一点过。
“来来来,吃饭了,把饭吃了再去打嘛!”
打招呼的是一位中年女士,名叫童桂兰,是机场司钻龚树平的老婆。她说每天早上5点过就起床,先把早饭做好,等他们吃了上工地就开始做午饭。
这天她炒了一个土豆丝、一点蒜薹肉丝,米饭,还煎了一些略带黄颜色的面饼,说是加了鸡蛋的,中途饿了加餐可撑下肚子。10点过饭就做好了,爬坡上坎足足走了两个多小时,把饭送到井位上已过晌午。
在客气和寒暄中,记者吃了两块煎饼,这煎饼还真解了饥饿。下午3点过,当记者一行原路返回,在沟口陈古州机帐篷边吃饭时,还没有一点饥饿感。
午饭是陈古州的老婆何元国做的。临时造访,没有什么准备,她就做了一个粉蒸肉,一个炒鸡蛋和胡萝卜酸菜汤加米饭。吃完饭李师傅又为龚树平机场送水去了,这时有零星雨点飘落帐篷上。何元国说这个算啥,前几天下的全是豌豆粒一样大小的雪弹子。
下午5点过往回赶,天空被铅灰色云层覆盖,不时从北边刮过一阵阵风,冷嗖嗖的。回到驻地已是7点过,天气预报这夜有雨。准东项目2500多平方公里区域内,北天山下,1000多名施工作业人员,又将在风雨中度过一夜……
后记
施工纵有千难万险,终究拦不住川庆物探人投身西部大开发的铿锵脚步。连日来,目睹不断延伸的测点,耳闻戈壁山野钻机马达的轰鸣,置身于如火如荼的勘探作业氛围,准东新一轮油气勘探的大场面前所未有,激动人心。截至5月23日发稿时,项目测量施工已接近尾声,钻井完成70%以上的工作量,资料采集近半,整个项目施工可望于6月下旬全部结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