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年05月04日 星期四 国内统一刊号:CN51—0098     中国•企业家日报

为精准扶贫的 “三个一”机制点赞

来源:企业家日报 作者:

  ■ 胥林林

  四川省将对有20户以上贫困户的非贫困村设立“三个一”(每村选派一名“第一书记”、一支农技巡回小组、每户落实一名责任人)帮扶机制,着力加强“插花”式扶贫,确保非贫困村的贫困户也同步脱贫。(4月23日四川日报)

  在全国“两会”期间,习近平在四川代表团参加审议时强调:脱贫攻坚全过程都要精准,有的需要下一番“绣花”功夫。四川在贯彻习主席指示中,在压实整村扶贫的责任的同时,以“三个一”机制加强“插花”式扶贫,做实做足精准扶贫“绣花”功夫,确保非贫困村的贫困户也同步脱贫。

  扶贫路上不能丢下一个贫困群众,是建设小康的目标要求。如何做好非贫困村群众的帮扶工作,确是是各级扶贫干部应思考的一个问题。在扶贫攻坚工作中,项目资金和人力物力都向整村扶贫倾斜,而非贫困村的贫困户在“插花”式扶贫中出现了空白,有的识别不精准,措施不得力,思路不清、方向不明,故而扶贫还存在送物资和慰问上,贫困群众的内生动力未调动起来,产业扶贫未形成整体合力,对贫困群众辐射带动力不强。致使个别贫困户仍然在单打独斗,有的干部为了完成当年减贫目标,出现了“帮助”贫困户脱贫的现象。

  精准扶贫需要创新机制。四川针对非贫困村散居贫困群众帮扶工作存在的问题,向20户以上贫困户的非贫困村,每村选派一名“第一书记”、一支农技巡回小组、每户落实一名责任人,进一步压实帮扶工作责任,提升扶贫工作的成效。旨在协助非贫困村“两委”干部,进一步理清工作思路,明确工作重点,扫除扶贫帮扶盲点,突出精准识别,因人精准施策,落实好帮扶措施。同时,加大非贫困村的项目和资金协调力度,在改善基础设施中巩固传统产业,培育贫困群众增收致富的新兴产业,进一步拓宽当地群众的增收渠道,确保非贫困村的贫困户尽早脱贫奔康。

  当前,扶贫攻坚向纵深入推进,各类矛盾和问题异常尖锐,要实现所有建档立卡贫困户在2020年如期脱贫,就要按照习主席的要求,结合贫困地区群众的实际,创造性落实好上级的扶贫政策,做到脱贫攻坚全过程精准,并下一番“绣花”功夫。尤其是散居在非贫困村的贫困户,更要细化措施,把第一书记、农技干部、帮扶责任与村“两委”干部的帮扶力量整合起来,在精准识别、精准制定措施上下功夫,把巩固传统产业、培育新兴产业和多元化的劳务培训有机结合起来,在发展本地产业安置农村剩余劳动力就业的同时,对接城镇建筑和第三产业市场,实现多渠道增收。

  做足扶贫攻坚的“绣花”功夫,四川做出了有益的探索,更要靠各级扶贫干部结合贫困地区的实际,按照中央和省市的扶贫政策,创新扶贫机制,弥补扶贫工作的短板,才能压实“插花”式扶贫的责任,所有建档立卡贫困户才能如期脱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