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王传雄
如何推进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在“互联网+”时代背景下,离不开农村电子商务的创新发展,下面从发展方向、发展现状、发展路径,谈一谈以农村电子商务服务体系建设促进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几点思考。
一、发展方向
农村电子商务服务体系是指以县级电子商务运营服务中心和村级农村电子商务服务站点建设为基础,整合了电商、物流、商贸、金融、供销、邮政、快递等各类社会资源,为农村群众提供在线购物、销售、缴费、出行、教育、娱乐、创业等服务,方便农民生产生活,促进农村消费,带动农村产品销售,促进农民增收,搞活农村经济的线上线下融合的公共服务体系。具体而言:
1、调结构。农村电子商务服务体系一端连着生产基地、专业合作社和个体农户,一端连着网络上数量可观的消费者,可实现农产品从“田间”到“餐桌”供应链的垂直整合,为消费者提供品种多样的产品供给,同时以大数据分析出消费者喜爱的农产品结构,科学指导农业生产结构调整。
2、提品质。农村电子商务服务体系采取集中采购、基层服务网点和网络零售的方式采购和供应农产品,可大力提升农产品质量安全水平,适应消费升级的需要,大力推进标准化生产、品牌化营销,培育品牌,提高消费者对农产品供给的信任度。
3、促融合。农村电子商务服务体系就是推进农村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最直接最有效的方式,可深度挖掘农业的多种功能,把农业生产与电子商务、农产品加工、流通和农业休闲旅游融合起来发展,培育壮大农村新产业新业态。
4、去库存。农村电子商务服务体系集网上交易、仓储物流、终端配送于一体,打通了“网货下乡”的通道,可实现以销定产,以产定供,实现物流的高效运转和统一,最大限度控制库存。
5、降成本。农村电子商务服务体系可以减少交易层级和去掉中间环节。与传统贸易相比,在减少投入的人力、物力和财力上有着无可比拟的优势。另外,企业可以通过整合企业内部的采购体系,统一向供应商采购,实现批量采购获取折扣。
6、补短板。农村电子商务服务体系依赖于农村物流配送资源,需求倒逼供给,农村电子商务服务体系可促进联通城乡的市、县、乡(镇)、村四级快递物流配送体系加快形成,补齐农村物流配送“最后一公里”短板。
二、发展现状
2015年9月,襄阳市供销合作社与本地知名电商湖北百腾公司共同注资2000万,组建襄阳供销蜂鸟电子商务有限公司,市社占股66%。截至目前,已在全市9个县(市、区)建立了4个子公司、2个分公司、10个乡镇电商服务站和300个村级电商服务点,激活站点89家,发展加盟分销商30家,电子商务销售额超过2.5亿元。
1、揽人才,建渠道,着力解决技术和智力支撑问题。通过招揽农村电商专业人才,广泛吸收外地经验,迅速组建专业电商运营团队,开通了淘宝襄阳馆、京东襄阳馆、1号店襄阳馆、苏宁襄阳馆等4个线上销售渠道,建立了具有本地特色的电商网络平台“稻香网”,并与全国总社“供销e家”进行对接。去年以来,通过上述6大电商平台实现本地农产品销售1.5亿元。
2、抓培训,顺链条,把电商服务延伸至田间地头。依托襄阳供销蜂鸟公司开展多种电商培训,为全市9个县(市、区)的合作社、基层站点和农民提供电商服务,组织培训50多场,参训1300多人(次)。同时,理顺供应链管理这一关键环节,建立健全农产品上行准入体系,深入田间地头帮助农民解决农产品卖难问题。仅去年第三季度,供销蜂鸟公司通过电商平台帮助保康、谷城、老河口等县(市)线上销售滞销土豆、野菜、山楂等土特产品共计23万多斤。
3、建站点,拓业务,进一步提升农村电商影响力。全市供销社系统目前已建电商网点548个,未来三年将达到2000个。一年多来,通过电商平台,不断拓展新型业务,广泛开展综合服务。一是帮助200家企业和个人在淘宝、京东等知名电商平台开设网店销售产品;二是注册了“襄亲”、“襄恋”等自主品牌,自营产品达78款;三是搭建本地电商平台“稻香网”,销售本地特色农产品200余款;四是通过电商发展乡村旅游,开发乡村游线路15条,发展农家乐50余家,带动乡村游3000多人(次);五是在襄阳市区开设淘宝线下体验店,实现了“线上线下”融合发展。去年5月16日,代省长王晓东同志在考察宜城玉保养鸭专业合作社时,对合作社通过农业产业化发展、发挥农村电商平台作用、带动农民增收的作法给予了高度评价。
三、发展路径
2017年中央一号文件指出: 促进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加工流通企业与电商企业全面对接融合,推动线上线下互动发展。加快建立健全适应农产品电商发展的标准体系。支持农产品电商平台和乡村电商服务站点建设。推动商贸、供销、邮政、电商互联互通,加强从村到乡镇的物流体系建设,实施快递下乡工程。
1、统筹规划。加强顶层设计,将发展农村电子商务纳入“十三五”发展规划和新型城镇化规划,作为农村经济发展的新引擎,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新举措,农民增收致富的新路径。推动创新发展,鼓励传统企业和电商企业开展农产品电子商务、农业生产资料电子商务和休闲农业电子商务、电商扶贫等示范试点工作,不断激发农村电子商务创新动力、创造潜力、创业能力。每个县可选择和2-3家国内知名电商平台(如“淘宝”、“京东”等)合作共建农村电子商务服务体系,扶持2-3家本土电子商务平台,充分整合电商、物流、商贸、金融、供销、邮政、快递等各类社会资源,形成规模优势。
2、制定政策。在整体推进全市农村电子商务服务体系建设上,各级政府应发挥其公共服务的职能,结合本地实际,研究出台扶持农村电子商务发展的配套政策,创造良好的政策环境,在项目、土地、税收、人才、培训等方面加大扶持力度。要制定县域农村电商发展规划,围绕当地资源禀赋、文化特色、产业发展现状和存在问题等,确立农村电子商务的发展战略、总体思路、主要目标、功能布局和重大项目等。
3、夯实基础。加快农村和边远地区的网络通信基础设施建设,采取有线加无线结合的办法,逐步实现重点景区、行政村网络信号全覆盖,形成以有线宽带为主、无线为辅的农村网络覆盖系统。加快规划建设辐射全市,集仓储、分拣处理、快速集散、统一配送、商品展示等多种功能为一体,联通城乡的市、县、乡(镇)、村四级快递物流配送体系。研究制定出台促进快递业加速发展和降低物流成本相关政策措施,给予快递物流企业、物流配送站点进村入户配送补贴,着力解决农村电子商务“最后一公里”的问题。
4、提质增效。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关键还是要在优质和特色农产品供给上下功夫,要开辟绿色通道,大力帮助电商企业和生产经营主体依法申领食品生产许可证,解决农产品线上销售合法性问题,促进农产品供给提质增效,提高农产品的商品转化率,大力推动“名特优新”“三品一标”“一村一品”农产品上网营销,打造上行农产品品牌。进一步规范农村电子商务市场秩序,加强对农产品生产、加工和流通等环节的质量管控。加快推广农产品追溯体系试点,从农产品的种植、生长、采摘、生产、包装、物流等各个环节进行记录,保障产品质量。
(作者单位:湖北省襄阳市供销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