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访中国夏布画研究院院长、中国夏布画创始人王少农教授
■ 千惠 本报记者 王建蓉
●中国夏布画研究院院长王少农教授现场挥毫泼墨作画。
著名艺术家王少农首创的中国夏布画,使夏布继绢、宣纸之后,成为中国第三大国画材料。中国夏布画把中国传统的国画与中国古老的夏布文化融合为一体,促进了中国夏布这一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发掘进程。谷雨时节,春意盎然,记者驱车来到成都南郊著名的黄龙溪古镇,采访了中国夏布画研究院院长、中国夏布画创始人、中国书画夏布发明人王少农教授,参观了中国夏布画研究院,令人眼界大开,浮想联翩,对夏布画的发展充满更大更多的期待。
●夏布画——《长江图》
目前,中国夏布画已列入四川省旅游的特色品牌,将投入巨资进行全产业链开发。上个月,由四川省旅游投资集团有限责任公司筹备组项目推进小组办公室主办、中国夏布画研究院协办的“中国·华夏成都·国际文化艺术城”专家研讨会第一场会议圆满召开,会议围绕“中国·华夏成都·国际文化艺术城——国际文化产业的架构”主题进行热烈讨论,旨在通过多元思想碰撞,剖析挖掘成都市历史文化精髓,准确把握艺术产业发展模式,打造全球化的国际文化艺术城。
中国夏布画研究院院长王少农教授对该项目表示,“华夏成都·国际文化艺术城”的建立填补了成都、四川乃至中国西部地区的国际性文化创意产业的空缺,在倡导传承传统文化艺术,促进中外艺术交流,促进文旅产业融合发展,提升四川国际地位等方面有着积极作用,是文化产业发展的新高地,新亮点。他愿意将自己多年的研究成果“夏布绘画艺术、夏布文化产业链的打造”融入到国际文化艺术城中,成为国际文化艺术城的重要组成部分之一,成为华夏文化艺术与国际文化艺术交流的桥梁。
●夏布画——《碧玉荷塘》长卷
据了解,华夏成都.国际文化艺术城已纳入天府新区产业园区规划,预计总投资约 150 亿元,将以成都历史文化与华夏文化艺术融合为基点,采取“一心两翼”的战略布局,将艺术、生态、旅游等有机串联,将华夏古老文化与国际现代艺术有效结合,形成华夏文化全产业链平台。按照规划,其中的一个重要子板块就是构建三产融合的文化产业集群,以绘画原材料“麻”为纽带,通过以艺术为核心,包含工艺美术产品、生活艺术品及其服务圈层的拓展,带动相关种植、纺织等一二产业发展,促进产业深度融合,构建独有的文化艺术产业集群。
●夏布画——《山水》长卷
有着儒雅气质的王少农教授在90年代就开始对夏布画研发与创作,他发明的中国书画夏布获国家原创性科技发明专利。王少农教授在接受记者采访时说到,自己很小的时候就开始学画画,随着对绘画艺术的不断探索,多年前他就思考,怎么让画保存得更好,更久,更有收藏意义呢?于是经过他潜心研究发现,夏布有较纸质和绢帛纤维更牢固的和抗氧化的作用,能够经久不腐,更加防潮等突出特点,更加适合于保存画,使画的质感更好,于是经过不停地实验,不断地创新,他终于把传统的国画与古老的夏布文化融为一体,首创了中国夏布画之先河,并引起了业界的巨大波澜。
●夏布画——《沱江山水图》长卷
由于夏布画有着方便保存,容易鉴别,让画更有质感,所以其商业价值和社会价值目前也得到了凸显。作为夏布画的创始人,王少农教授也一直致力于夏布画的文化传播和推广。他在原供职的内江职业技术学院专门成立了中国夏布艺术研究所,对夏布进行系统的研究、开发、利用和推广,同时也将这一作画的模式向全国推广。
夏布是中国的非物质文化遗产,中国书画夏布作为中国书画载体材料的出现,保护了中国的非物质文化遗产,促使夏布成为继绢、宣纸之后的第三大中国书画载体材料,为中西方文化交流搭建了良好平台,为中国的民族文化产业再添一个新兴的文化品牌。夏布画是国家原创型发明专利,本身就是一种新材料技术,也是一种文化创新,可以说是文化与科技融合的典型代表。文化创新方面的前沿工艺、技术突破,完全可以成为未来战略性新兴产业。
●夏布画——《国宝图》
王少农教授的中国夏布画有着行云流水的笔锋和很高的意境,再加之多年夏布作画的无人能比的技能,使其在国内外享有非常高的美誉,他的作品在国际和四川旅游艺术设计大赛中荣获多项金奖。他的画还跨海越洋到过很多国家展出,在国际上,夏布画表现出来的肌理效果和厚重的历史文化积淀,让海内外专家惊叹不已,钦佩中国民族文化的博大精深。
民族的才是世界的,在人类漫长的文化长卷里,王少农教授和他的夏布画一定能够成为中华民族文化的精粹而在世界文化中占有重要的一席之地,让我们一起将传承和推广这一创新性的艺术作为一项重大使命,让他在文化传播中发挥更大的作用。
相关链接:
中国夏布画研究院院长:王少农
王少农,男,教授,中国夏布画研究院院长,中国夏布画创始人,发明中国书画夏布获国家原创性科技发明专利。被文化部评为影响中国的100位艺术大家。作品入选《中国美术全集》《中国近五十年书画名家精品》《100幅中国名画》《中华人民共和国名家作品集》《中国扇子艺术精品集》。出版专著《中国夏布绘画艺术》《中国夏布画创始人王少农作品精选集》。《荔枝图》入选人教版新教材高中一年级、初中二年级语文下册插图。
中国夏布画
中国夏布画以夏布为绘画载体。夏布即华夏之布又名苎麻布,用传统手工技艺编织而成,被列为国家非物质文化遗产,她是华夏文明的象征。麻布不是天然的绘画载体,但天然的绘画载体却选择了麻布。世界绘画的主要载体有:亚麻布、苎麻布、剑麻布、大麻布和黄麻布。夏布、绢和宣纸都是中国绘画的载体。夏布属多孔状木质麻织,具有天然的固色、固墨效果,耐水,防霉,抗菌,抗紫外线,经久耐用,使中国夏布画不易损坏、不易变质、可长久保存。夏布经传统手工编织,其自然的肌理效果和苎麻的天然色差,构成夏布天然的防伪标志,使中国夏布画具有良好的唯一性、真实性、不可复制性和独特的收藏价值。
中国夏布绘画艺术其绘画技法是对中国传统绘画技法的继承和创新,体现浓厚的中国特色。她是中国现代文明的创新结果,她的出现对于保护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带动中国夏布文化产业发展起到关键性的推动作用。她的出现是华夏远古文明吹来的春风,必将给中国绘画艺术带来春天,使中国乃至世界的绘画艺术揭开新的更美的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