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近日召开的第十四届中国土木工程詹天佑奖颁奖大会上,中铁二十三局轨道公司参建的上海轨道交通16号线工程荣获轨道交通工程序列詹天佑奖。这是中国土木工程设立的最大奖项。
上海轨道交通16号线工程西起龙阳路至滴水湖共13座车站,线路全长59公里,其中高架段约45公里,全线于2014年12月26日通车。中铁二十三局轨道公司承担了该线路1421片U形梁的预制和运输任务。上海梁场自2010年9月29日开始正式生产16号线U梁,2013年7月18日生产完成最后一片梁,历时三年。
上海轨道交通16号线是国内首条引进法国技术的城市轨道交通先张法大吨位预应力桥梁,使用的U梁采用大吨位先张工艺。先张预应力总吨位约1700吨,不仅对梁体应力应变控制提出较高要求,而且在应力损失控制上要求的辅助工艺更高、更先进。为此,中铁二十三局轨道公司通过自主创新,采用多元化、通用性、多模数的液压自动设计模板,使同一套模板不仅适应多跨度变跨,同时适应0-4.8度间的斜交、曲线、有无隐形盖梁、开口及开孔梁的生产,几套模板经简单组合后还可适应特殊梁的生产,有效解决了梁型复杂多变与模板资源配置有限的矛盾;自主研发“预应力同步控制系统”,实现“应力”、“应变”的“智能化双控”工艺,减少人为因素影响;采用“长线法”、“穿心式”预应力施工工艺,有效解决了伸长值过大利用传统工艺频繁重复张拉的低效、高耗的矛盾问题;采用工艺智能化信息管理系统,用于U梁的施工管理。该系统将实现对每片U梁从原材料进场、混凝土生产、钢筋加工制作、预应力施工及仓储管理等全工艺、全过程信息进行实时监控,使每片U梁均拥有唯一的“身份证”,记录相关信息,真正实现生产过程的可控和可追溯。
在上海轨道交通16号线U形梁生产过程中,中铁二十三局轨道公司在安全质量文明施工、党建等各方面取得了诸多荣誉,荣获上海市市政金奖,并获10项国家专利,得到业主、设计、监理及用户的高度评价。
(张晓丽 李春莉 唐丽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