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年08月16日 星期二 国内统一刊号:CN51—0098     中国•企业家日报

行走天山南北 探访物探故事

来源:企业家日报 作者:——川庆物探山地分公司一线见闻(三):文明华和他的钻井机组

  ■ 屈永志 梁刚 李波 宋伯舸

  

  7月13日,艳阳高照,记者一行吃过早饭便从塔里木盆地吐格尔明项目前线指挥部驻地轮台出发,过阳霞镇后就进入戈壁卵石区,缝沟过坎,一路颠簸,经过两个多小时的行程,12点过才见远处起伏山峦下的戈壁滩上有几顶白色的帐篷,同行的大机长说那就是文明华机组的营地。

  今年53岁的钻井机长文明华是1979年参加石油企业工作来到川庆物探公司的,先期在物探212队当钻工,后来当上了钻井机长。从去年起来到川庆物探公司第四钻井工程队,今年是在新疆工作的第二年。他说现在的工区一年比一年难。他带领28名员工,4台钻机从5月25日出工,到记者造访时才打了130多口井。昨天打完34线的2542.5井后,今天天刚麻麻亮就搬家到2528.5井,已经打了10多米深,按设计要求要打21米。按照这样的进度,今天还要打1口井。工地上,20台钻机像文明华机组一样正在数百平方公里的区域内紧张施钻。

  据担负项目施工的山地3队、6队项目部经理马川介绍,塔里木盆地土格尔明二维勘探项目部署主测线9条,联络测线6条,共计满覆盖长度264.88千米,实物工作量339.88千米,设计生产炮次9633炮。该项目重点落实吐格尔明构造带构造形态及地层展布特征,为吐格尔明构造带整体评价提供依据;落实吐格尔明构造浅层局部圈闭形态,为该区圈闭井位研究提供高品质资料;主要目的层为白垩系、侏罗系。

  工区位于新疆维吾尔族自治区塔里木盆地北缘,天山南麓山前带,行政区划地集中在轮台县境内。工区范围跨度较大,东西方向长约 50千米,南北宽约 30千米。工区主要属高陡复杂山体区,整体呈现南低北高,地表海拔高程变化大1200-2600密,地形起伏剧烈、切割深,局部最大高差可达600米以上。工区地表主要分为陡峭山体区、高大山体区、起伏山体区、戈壁砾石区及冲沟河床区。项目施工有三大难点:一是工区大部分区域地形起伏剧烈、相对高差大、切割深,野外施工及放样非常困难。二是山体区主要为砂岩、含砾砂岩等,检波器耦合效果差。三是工区中南部分布的煤矿、大钻环噪发育,对资料采集有一定影响。针对施工难点,采取了相应对策:一是精细踏勘、精细选线、选点,尽量减少空炮、空道及控制物理点偏移,努力保证每一个物理点的激发、接收效果。二是砂岩、含砾砂岩等区的检波点,在不能在岩石缝隙中直插的情况下,采用电钻打眼的方法进行埋置,保证检波器耦合良好。三是对于煤矿、大钻,通过实际调查和协调工作,采取避开干扰时间段或进行协停等办法,削减干扰影响。

  据介绍,测量施工目前已完成一批工作量,按施工运行计划,三天后还要调集40台钻机进入工区施工,这样就有60台钻机投入作业。整个项目施工计划在9月底前结束。

  

  

  

  “每年出工离家时树枝是光秃秃的,收工回家时树枝是光秃秃的,施工最长的11月都在外面。”“员工们干活从不说苦和累。身体累,心里累,再苦再累不说累。”“有天看到一个守站班的员工从山里走出来,胡子巴叉的,头发也长了,10多天脸都没有洗,一下迎上去抱到他就想哭,心酸酸的。”……

  采访本上记下工地上不少员工讲述的故事,越听越让人心里不是滋味。他们是一群再普通不过的石油人,可他们特殊的工作,与其他人不一样的生活,业外有多少人知晓。望有更多的人对他们予以关注和理解,拜托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