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年08月01日 星期一 国内统一刊号:CN51—0098     中国•企业家日报

高铁 城市经济发展的催化剂

来源:企业家日报 作者:

  ■ 王路路 国企职员  

  “我国远期铁路网规模将达20万公里左右,其中高速铁路4.5万公里左右。”国家发展改革委基础产业司司长费志荣说,届时全国铁路网将全面连接20万人口以上城市,高速铁路网基本连接省会城市和其他50万人口以上大中城市,实现相邻大中城市间1至4小时交通圈。(7月26日人民网)

  最近,关于铁路网的中长期规划目标在各大网络媒体、报纸、杂志上传得沸沸扬扬,出镜率高居榜首的要数“八纵八横”这四个字。不可否认,高铁的迅猛发展不仅延续了铁路引领发展的光荣传统,更是拓宽了优化区域经济协调发展的渠道,真真切切让老百姓尝到了甜头,无愧于利国利民的发展策略。“高铁有没有从你家门口过”甚至一度成为话题,短时间内传遍朋友圈。

  或许,在我们的思想意识里,高铁仅仅属于国家的基础设施,飞不进寻常百姓家。殊不知,高铁建得再长、跑得再快都是以服务大众、服务经济发展为首要前提,这一点做不到,一切高谈阔论都是枉然。毋庸置疑,随着一条条高铁的开通,人们的生活正在发生着翻天覆地的变化,其中最明显的要数速度快、服务优质、安全、可靠、换乘方便这一特征。高铁除了引进先进技术来提高旅客的舒适度,消除高速运行状态时旅客出现的不良反应外,还应用先进的电子信息技术,对运行状态进行全程监控,异常情况下自动调整速度,和航空、汽运相比,更安全,受不良天气影响更小。同时,高铁站和汽车站无缝衔接,使旅客换乘更方便。

  其次,高铁有效地解决了春运难题。春运作为人类最大规模的迁徙,一票难求一直是个大问题。以前铁路部门一直采用积极组织加开临客的方法来缓解春运压力,每到春节期间铁路部门和出行旅客的压力可想而知。近年来,随着城镇化的发展,春运期间发送旅客人数有增无减。高铁速度快、开行对数多,从本质上大大减轻了春运压力,一票难求不再是事儿,抱怨声逐渐平息。

  此外,高铁在刺激沿线经济发展方面,也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众所周知,一个地区的经济发展和当地的交通情况密切相关。高铁的发展对于城市结构的转型和产业升级,推动城市功能完善,促进产业聚集都有重要作用。可以说高铁是城市经济发展的催化剂。高铁线路的建设加速了区域经济的融合,促进了经济区之间的沟通联系,使城市交通公交化,既便宜又快捷。

  更值得一提的是,高铁建设带动相关产业的发展。其投资巨大,对设备技术、制作工艺要求高,有效的刺激高铁相关产业技术设备更新、产业升级,带动相关产业发展,创造就业机会。

  上世纪80年代,“要想富,先修路”的说法被提出后,得到从中央到地方的一致认可,发展交通的重要性可见一斑。历史在默默地见证着,从马拉车到蒸汽机车,再到现在的和谐号动车组列车、以及即将投入使用的中国标准动车组列车,都在改变着人们的生活方式,1小时、2小时、4小时经济圈凸显,在价格上比飞机票占优,速度上比汽车快几倍的绝对优势下,未来必将成为一种新的风尚。

  中长期铁路网的规划,已为交通行业的发展指明了方向。高铁出行正在成为新的时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