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年07月18日 星期一 国内统一刊号:CN51—0098     中国•企业家日报

煤炭去产能成效渐显 防止“复产”是关键

来源:企业家日报 作者:

  ■ 张国栋 职员

  

  “目前各地都在落实去产能工作,有些省市推动得比较快,已取得阶段性的成果,6月份煤炭产量下降幅度要比5月扩大,环渤海动力煤价格和主产地煤炭价格都有所上涨。”在近日举行的2016夏季全国煤炭交易会新闻发布会上,中国煤炭工业协会副会长姜智敏向记者透露说。对于随之而来的复产隐忧,姜智敏表示,当前的价格回归肯定会刺激到一些已经停产的煤矿复产。(7月13日《经济参考报》)

  毫无疑问,姜智敏所说的煤炭去产能成效渐显不无依据,对于随之而来的复产隐忧也是不无道理。有分析认为,随着供给侧改革各项配套措施落实,煤炭产量将有效减少,环评、安全生产及审批等政策同时趋严,未来几个月内,库存将维持向下趋势。但不难判断的是,供给侧改革必然影响到需求侧,如果需求侧相对平稳,供给减少,煤价势必存在进一步上涨空间,由此而来,一些已经停产的煤矿肯定会有复产的欲望或冲动,利益使然,这不难理解。但去产能是大势所趋 不去不行,这是企业利益和全局利益的关系。因此,在当前煤炭去产能成效渐显的情况下,防止一些已经停产的煤矿复产,无疑是保证去产能取得更大成效的关键。

  如何防止?当然不是空口论空话,除了顾全国家经济发展的大局,还应看到企业职工的“小局”,要给他们以合适的出路,这也是防止复产的关键。

  首先,企业要识大体顾大局,不能老想着复产,而且政策也不允许。国家发改委已经要求各地在7月15日前将目标任务分解到市县和企业等。国资委则明确从今年开始,用5年时间压减中央企业钢铁煤炭现有产能的约15%,争取两年时间压减现有产能约10%,电煤一体企业资源优化配置,其他涉煤央企原则上退出煤炭行业。这意味着,复产没出路。

  其次,为了保证目标的完成,国务院把化解过剩产能目标落实情况列为中央重大决策部署监督检查的重要内容,6月份全国相关省(区市)和新疆生产建设兵团都已报送了实施方案,并全部签订目标责任书,2016年度中央奖补资金也已向地方拨付到位。这让人看到了中央去产能的决心和解决问题的诚意。对此,地方政府除了落实目标责任,对没有完成的将严肃追责,更要将中央奖补资金用好用足,既不能截留,更不能挪用,要真正起到奖补的作用。

  第三,必须正视企业及其员工的诉求。这方面,除了国家政策支持、引导,还应发挥地方以及企业的积极性、主动性。老本行干不下去了,总得另谋出路,这无论对企业还是员工而言,都是一样的。当前随着市场环境改善,部分企业有意复产,去产能面临挑战,起因并非企业“不识时务”,而是没有更好的出路,或者说,诉求没有得到应有的回应。这除了企业、员工方面的因素,配套政策是否得力有效,转型环境是否科学宽松等,都直接关乎能不能防止复产,都值得进一步考量和完善。

  总之,煤炭去产能成效渐显,这是好事。但要巩固成效、扩大成效,完成目标,关键还在于防止一些已经停产的煤矿复产,而要做到这样的防止,显然还有许多工作要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