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年07月11日 星期一 国内统一刊号:CN51—0098     中国•企业家日报

“鲜易模式”引广泛关注

来源:企业家日报 作者:中央媒体采风团到河南鲜易控股公司集中采访

  ■ 本报驻河南首席记者 李代广

  

  7月7日,由人民日报、新华社、中央电视台、光明日报、经济日报、中国青年报、中新社等媒体组成的中央媒体采风团,来到河南鲜易控股公司集中采访,鲜易公司董事长朱献福向媒体记者们讲述了“鲜易模式”。

  是什么吸引了这么多的媒体大咖们来到鲜易公司?他们关注的“鲜易模式”的亮点都有哪些?

  ★产业互联网与智慧生鲜供应链生态圈

  智慧,是数据的概念。产业互联网不同于消费互联网,产业互联网需要线下强大的产业支撑。经过20多年的发展,线下,众品定位于生鲜食品产业链服务商,产业链涵盖农牧产业、食品加工制造业和食品生产服务业;而鲜易供应链则定位于中国温控供应链服务商,运营冷链马甲交易平台,提供温控供应链专业服务和增值服务。线上,公司打造鲜易网和冷链马甲电子商务交易平台。

  ★解决生鲜电商发展的痛点

  生鲜电商的前景非常广阔,然而制约生鲜电商发展的三大痛点——标准与损耗、食品安全、物流与配送,成为难以逾越的海洋。河南鲜易控股公司通过产品+服务,将线上交易平台和线下食品集采服务能力、生鲜食品安全保障能力和配送服务能力进行融合,构建产业互联网新平台。鲜易网已发展成为全国最大的垂直生鲜食材B2B电商交易平台,交易额从去年的35亿元增加到今年上半年的70亿元。

  冷链马甲是全国最大的冷链资源交易平台,国家交通部部长杨传堂非常重视冷链马甲平台的社会效应,在交通系统和河南、许昌及长葛地方政府的支持下,冷链马甲平台将打造成在全国及全球有一定影响力的冷链资源交易平台。

  ★基地园区平台与供给侧改革

  “分享经济”将是供给侧改革的良方,不仅是国家战略,更是企业的必走之路,我们推到围墙,整合IT、物联网技术、金融、数据、标准等高端资源要素,依托线上鲜易网和冷链马甲和线下物流网、营销网、服务网,将布局在全国的8个食品加工制造业基地和29个服务园区升级为为公共服务平台,通过产业“互联网+”共享经济产生化学反应,不仅把行业过剩的存量转换成我们的增量,而且达到了食品安全全社会共治的良好效果。

  ★生产性服务业的标志

  生产性服务业的标志主要为技术、设计、外包。公司通过内部资源外置化,将20多年沉淀的食品安全技术、标准等资源,包括国家级企业技术中心、博士后科研工作站、CNAS认证实验室,链接国内外标准、技术等资源,为客户提供全流程技术资源、食品安全解决方案等一站式服务。

  ★生鲜供应链与物流企业的区别

  物流包括企业物流和物流企业,服务范围以仓储和运输为主。而冷链物流难度则高于传统的物流,是硬资产投入。生鲜供应链则是物流企业进化的新高度。生鲜供应链包括供应链管理、供应链服务和供应链金融,而物流则是供应链服务的基础服务,是供应链链条的一个环节。

  ★众品集团与鲜易控股

  鲜易控股由众品食业、鲜易供应链、鲜易网络科技公司重组成立。鲜易控股构建的智慧生鲜供应链生态圈,是踏着时代的鼓点,通过创新,一步一步走出来的。众品集团是成立于1993年的县级肉联厂,在90年代早期就进行了股份制改造,用了10年的时间,逐步建立了现代产业制度,成为中国食品行业最早在美国纳斯达克上市的企业,“两化融合”示范企业、中国电子商务示范企业、全国冷库排名第一,公司的创新是支撑公司发展到今天的主要动力。公司通过“产品+服务、线上+线下、综合科学技术+管理技术、硬件+软件、平台+杠杆”等一系列创新,实现了由传统加工制造业向服务业、平台型企业和生态型企业的转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