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田伯韬 耿元斌
“十二五”期间,湖北省襄阳市人社局认真贯彻国家、省人才工作会议精神,紧紧围绕“一个龙头、六大支柱”产业转型升级,以高层次人才和高技能人才为重点,全力推进各类人才队伍建设,高技能人才培养工作取得了显著成效。
据统计,2010年至2015年,全市共组织各类职业培训150万人次,基本实现新增劳动力全部接受岗前技能培训,企业在岗职工普遍接受一次技能提升和双技能培训,有创业愿望的创业者参加一次创业培训;组织开展各类职业技能鉴定16万人次,新增高技能人才(含高级工、技师、高级技师)5万人;全市现有技能劳动者84万人,其中高技能人才26.1万人,占技能人才队伍的31%,为襄阳市产业与城市的发展提供了有力的技能人才保障。
搭建技能人才成长舞台
技能人才是人才队伍的重要组成部分,是社会主义现代化事业的重要建设者、产业升级的重要推动者、创新驱动发展战略的重要实践者、技术技能的重要传承者,在推动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中发挥着不可或缺的重要作用。为此,襄阳市人社局按照《襄阳市加快技能人才培养的实施意见》,开展了一系列支持技能人才队伍培养的建设项目,实现了技能人才建设项目零的突破。“十二五”期间,襄阳技师学院被评为国家高技能人才培养示范基地,获得政府700万元资金支持;建设省级高技能人才培养示范基地2个;建设省级技能大师工作室3个、高技能人才工作站3个、民间工艺技能传承项目5个,分别获得15万政府资金支持;建设市级技能大师工作室10个、技能人才紧缺专业10个、高技能人才工作站8个、示范性企业职工培训中心16个,市政府分别给予5万元、5万元、2万元、1万元的资金支持。通过这些项目的实施,为技能人才成长搭建了平台,有力地推动了技能人才队伍建设。
实施高技能人才培养工程
为进一步促进行业企业更好发挥技能人才培养主体作用,加强企业技能人才队伍建设,襄阳市在全省率先实施市级高技能人才培养工程。2015年7、8两个月,襄阳技师学院专门抽调了10多名专业骨干教师分别进驻中日龙、华光厂、新火炬等12家企业,共组织402名学员参加培训。老师结合企业实际编写教材,实行老师与学员同工作同学习,进行现场辅导和技术交流.截至去年底,培训、考核、验收工作全部结束,345名高技能人才获得技能提升,顺利通过了鉴定考试,培训证书发到学员手里,培训经费拨到培训机构。像这样教室安排在企业、教师下到车间、课堂搬到生产现场的培养模式,具有很强的针对性和实用性,实现了培训机构、企业和培训对象“三赢”,受到了企业领导和工人的好评。
为推进襄阳市高技能人才队伍建设,做好新技师培训工作,襄阳市人社局联合财政局印发了《关于开展技师培训工作的通知》,并预算了500万元培训经费。《通知》就技师培训的对象和工种,技师培训机构的认定,技师培训补贴资金的来源、用途等工作做出了明确规定,为技师培训工作的开展提供了依据。按程序确定了襄阳技师学院、襄阳职业技术学院和湖北江山重工有限责任公司三家单位为技师培训机构。目前,各定点培训机构按所申报的工种和人数开展技师培训工作。襄阳市这一创新做法得到省人社厅高度肯定,并将相关文件转发各地市州进行推广。
力推技能振兴专项活动
“襄阳市委、市政府精心制订活动方案,突出政策引导,着力构建长效机制,实现了职业培训、技能人才工作与经济社会发展的良性互动,作为全国首批开展技能振兴专项活动的百家城市之一,大力培养高技能人才,为我市加快汉江流域中心城市建设提供了强有力的技能人才支撑。”2015年5月29日,在全省开展技能振兴专项活动经验总结大会上,襄阳市人社局负责人作典型发言。
据了解,从2013年开展技能振兴活动两年来,襄阳市人社局共组织各类职业培训62.3万人次,新增高技能人才1.7万人,培养紧缺技能人才2.1万人。为确保技能振兴活动落到实处并向纵深推进,襄阳市专门组建了以市长为组长、2名市委常委和3名副市长为副组长、44个单位主要领导为成员的技能振兴、职业培训工作领导小组,通过分解目标任务、建立联席会议制度、定期督办通报、政策激励等措施,建立了政府统一领导、人社部门牵头、相关部门密切配合、培训机构和企业广泛参与的技能振兴活动工作机制;以市委市政府名义先后出台《襄阳市加快技能人才培养的实施意见》等4个文件,各成员单位和县(市)区相继配套出台了一系列文件指导活动推进。同时,还制订了企业职工培训激励约束办法,将企业开展职工培训情况列入劳动监察内容,市财政投入3000多万元支持技能振兴活动;对全市1402家规模以上企业技能人才状况进行了调查,调查显示缺乏技工12000人,其中缺车工、钳工、电工共计8600多人。针对企业所需,大力开展就业技能培训、在岗职工技能提升培训、创业培训。围绕该市现代装备制造、新能源汽车、新能源新材料、电子信息、医药化工、农产品深加工等六大支柱产业,以市政府名义举办了数控车工等6个工种的襄阳市职业技能大赛,市直相关部门、各县(市)区、各培训机构、多数企业也根据各自的特点,开展了形式多样的技能竞赛活动,推动了技能振兴专项活动的深入开展。
规范职业资格培训鉴定
在职业资格的清理整顿工作方面,襄阳市人社局严格按照上级要求,成立了领导小组并制定了工作方案,通过单位自查和专项督察方式开展工作。截至目前,要求清理取消的145项职业资格该市已全部停止许可和认定,依据国家规定继续保留了职业资格142个。
2015年11月11日,由省人社厅主办,襄阳市人社局承办的“2015年中国技能大赛湖北省首届技工院校技能大赛”在襄阳技师学院隆重开幕。来自全省17个代表队42所技工院校的213名选手和观摩人员,还有50余家企业代表参加了开幕式。襄阳技师学院代表队取得包揽机电一体化项目前两名,数控车、数控铣两个项目第二名和团体优胜奖的好成绩,展示了湖北省技工院校教学建设特色。
“尊重技能人才,让他们享受全社会的尊重”,襄阳市并没有停留在口头上,而是积极推荐选拔表彰技能人才。襄阳市人社局建立了技能人才专家库,入库高技能人才3000多人。“十二五”期间,该市共有28名技能人才分别享受国务院、省政府、市政府津贴,46名技能人才分别被授予国家、省、市级技术能手、技能大师、首席技师等荣誉称号,12名农村实用拔尖人才受省厅表彰。2015年春节前夕,襄阳市政府首次慰问了工作在生产一线的高技能人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