汽车界“少帅”、前中共吉林省委副书记、2015年5月出任东风汽车公司董事长、党委书记……头顶一连串光环的竺延风并没有止步,而是更加清醒地感到肩上责任之重。
■ 姜俊吉
汽车界“少帅”、前中共吉林省委副书记、2015年5月出任东风汽车公司董事长、党委书记……头顶一连串光环的竺延风并没有止步,而是更加清醒地感到肩上责任之重。
重归汽车圈绘蓝图
从政界重归汽车圈,对于竺延风是既熟悉又陌生。熟悉的是汽车行业和行业中的人,陌生的是回归的并非是一汽,而是全新的东风。初到东风,竺延风谦虚地称自己为“新兵”。上任伊始,为了尽快融入东风,竺延风多次同各职能部门负责人深入沟通,了解集团各项事业的发展情况。
同时,他强调要贯彻落实国务院国资委对央企提出的千方百计保增长、持续深化国企改革、继续加强反腐倡廉、着力抓好安全生产、扎实做好党建工作等要求。在厘清集团各部门关系后,对集团内几个重要的领导岗位进行了新的调整。
竺延风对于企业社会责任看得很重。2015年,东风战略性地发布《东风汽车公司商业道德公约》,这标志着东风已初步已构建起以“和”文化、“润”计划和“商德公约”为主题的“三位一体”企业软实力体系。 竺延风指出,要把“和”文化、“润”计划、“商德公约”融入发展战略、融入经营管理、融入制度流程。以“和”之精神力,“润”之责任力,“商德公约”之道德力,“三位一体”的企业软实力体系为指导,不断推动东风事业做强做优。
将东风“和文化”提升到新高度
在2015年上半年,东风汽车经历了重要的人事调整,竺延风接替徐平。作为昔日的一汽掌门人,竺延风在来到东风之后对这家企业的文化内涵有了更深层次的理解。
竺延风不仅积极倡导“和”文化,提出光明磊落做人,扎扎实实做事,勇于担当做官,还对“和”文化进行深入地剖析,提出“和合”文化。“和文化”既体现企业内部要和谐、团结,又要对所有合作方也坦诚交流学习。再加一个合作的“合”字,东风内部目标统一协同配合,对外加强与全球强手的国际合作,这使“和”文化的内涵得到进一步升华。
竺延风说:“东风的企业文化让我印象深刻。我特别欣赏东风的 ‘和文化’,这是苗圩、徐平、朱福寿同志带领东风人长期贯彻,很有生命力的企业文化。”“和文化”体现的不但是企业内部要和谐,要团结;对所有合作方也要坦诚地交流与学习。竺延风对记者说,不过我想如果再加一个“合”字,合作的“合”,这个文化会更有生命力。中国古代传说中,有一对“和合二仙”,第一个“和”是和平的和,第二个“合”是合作的合。“和合二仙”给人一种畅悦的感觉,大家看了以后会很开心、会笑。实际上,我们成功的实践,就是“和”与“合”。不仅内部要目标统一协同配合,对外也要加强与全球强手的国际合作,充分利用国际资源;同时加强与国外合作方相互理解与沟通。把东风“和文化”提升到新高度。
打造“百年东风”担当社会责任
竺延风认为,东风一直提出要打造一个“百年东风”战略目标,这是一个重要理念,有一个既定目标,立足长远,埋头苦干,全世界任何一个成功品牌都是经过百年坚实锤炼树立起来的。做好东风集团十三五规划的同时,竺延风还指出未来东风三大发展任务:新能源汽车、自主事业和互联网自动驾驶等新技术的运用。2015年年初,东风提出加快新能源汽车的示范推广;自主方面,协调发展东风风神、东风风行和东风风度三大东风自主品牌;自动驾驶方面,东风推出了与华为合作的第一款产品已搭载于东风风神SUV车型AX7上。
说到自主品牌,竺延风认为,和十多年前相比,与国际差距大大缩短。“自主品牌走向国际化,背靠中国2000多万的市场,中国市场是我们的分母,是我摊销成本的基础,包括合资品牌也为东风摊销成本。你打进来同台竞争,我也打到国外去。”他说。
轴距在2.5米到2.8米之间的国产车,性价比肯定比国外的车好。现在是如何提高品牌的竞争力和认知度,竞争力还有改进的空间。现在消费者买一辆10万元的国产车,性价比也是合算的。但是存在一个信心的问题,质量如何?可靠性怎么样?服务怎么样?这些都是品质力、信任度的问题。另外就是打造品牌,东风的“风神”来自希腊神话,原文和中文翻译都很贴切,非常利于国内和国际传播。
竺延风说,现在的问题是品牌力不够,如何提升?正如李瑞环同志当年说的,“要承认落后,承认落后才能改变落后;要学习先进,才能赶超先进。”在他看来,东风打造品牌的过程中仍然面临如何做好“四个W”,即:我是谁?我的用户在哪里?我为用户做了什么?我还能为我的用户做什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