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3年09月01日 星期日 国内统一刊号:CN51—0098     中国•企业家日报

山东国强集团 股权转出去企业活起来

来源:企业家日报 作者:

  ■ 张志宁 王德鹏 贾鹏

  

  “前不久,我们的二次股权分割已顺利完成,预计9月份便可获得3.7亿元的股权转让金,一个项目为我们提供了10亿元的资金,保证了我们集团其他产业发展,这个‘闺女’嫁得值。”当初曾为股权的去留而纠结的山东国强集团董事长宋国强,如今高兴不已。从2011年底被瑞士亚萨合莱集团并购以来,国强集团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不仅国强五金科技有限公司实现了由本土企业到国际知名公司的成功转变,该集团旗下的其余三大主导产业也被迅速盘活。

  

  转变思路,把企业“嫁”出国

  

  年销售收入4.6亿元、跻身国内行业前三、拥有四大主导产业,国强集团成立于1989年,随着企业的不断扩张,理念、技术、资金、人才等日益成为制约企业发展的瓶颈。 “集团最困难时,几个月发不出工资,甚至要利用职工的集资先还银行贷款,再贷款发工资。”国强集团常务副总经理包卫刚说。

  集团要取得飞跃式发展,解决资金是关键,而即使拿全部资产去银行办理抵押贷款,所得资金也不过是杯水车薪。为确保集团拥有源头活水,2011年初,该集团决定成立山东国强五金科技有限公司,将建筑五金产业转入新公司,开始筹备企业上市。一个偶然的机会,宋国强与亚萨合莱集团的负责人见了面,该集团表示出收购的意愿。“上市是募集资金,咱集团持有股份,而并购则将产权全部交予别人。”“辛苦经营了20多年的企业,难道说没就没了?”当宋国强将这一消息透露给董事会成员时,集团内不乏反对的声音。

  “不求所有、但求所在。虽然并购后自己不能持半点股份,但亚萨合莱集团是全球最大的门开系统解决商,能让国强这一品牌迅速壮大起来,并且募得的资金能带动其他产业发展。”经过一个多月的激烈探讨,董事们终于达成这样的共识。国强五金科技有限公司于2011年底开始实施并购,获得首批股权转让金6.3亿元。伴随着第二次股权分割的完成,第二批3.7亿元的股权转让金也将于今年9月到账,国强五金公司正式成为亚萨合莱集团旗下的全资子公司。国强集团先后募集到10亿元资金,用于集团的房地产开发、有机农业、热能科技等相关领域。

  

  借势发力,敲开国际市场大门

  

  “以前研发一款新产品,往往历时7个多月,而并购后很多加工工艺可以直接从其他公司拿来使用,使新产品问世时间缩短了2个月。”作为国强五金科技有限公司铝合金门窗五金研发部部长,孙继超对这一变化感触颇深。

  企业发展离不开技术支撑。因为企业都将核心技术视为自己的看家法宝,很难进行相互的交流学习。并购方案实施后,亚萨合莱集团总部根据全球产业布局对其进行优化调整,将原有的建筑五金、胶条、木塑门等十几个行业类别调整为窗五金、汽车五金及门控五金三大品种,鼓励其培养自己的主打品牌,从而避开无序的市场竞争,并在此领域给予其技术支持。亚萨合莱集团旗下的单位之间不但可以在线交流,还可以相互参观学习,搭建起强大的交流平台。该公司已有百余名技术工人到韩国、新西兰等国家的企业参观学习。另外,亚萨合莱集团总部还定期举办产品创新大会,参会企业都会将自己的核心技术进行讲解,做到互通有无、相互提高。

  正因为这庞大的学习交流平台,短短一年的时间内,国强五金公司先后研发出专利产品40余件,为公司创建以来专利数总和。新产品的销售额占比逾三成,为原来的3倍。自主研发的“塑钢门窗内开翻转窗五金配件”等10余种新产品填补了国内空白。借助亚萨合莱集团全球的营销网络,国强五金制品不仅走出山东,还走向世界,使“国强”这一地域品牌迅速成为国际知名品牌。

  

  规范管理,发展驶上快车道

  

  见到国强五金公司副总经理王宝栓时,他正在实验室做新产品性能测试,自从并购后,他担任了公司技术总监。“以前作为股东一岗多职,现在作为职业经理人,我把全部的精力用在新产品研发上,专业技术水平得以显著提升。”新的转变,让王宝栓颇感满足。

  走进国强五金公司生产车间,统一着装的工人们坐在清洁干净的操作台前,熟练地操作着按钮,在车间门口的冷柜里,存放着各式冷饮,与之前心目中油污遍地的五金类生产车间迥然不同。自并购以来,该公司所有的生产工艺和设备进行改进和完善,每道工序进行风险评估,同时配齐所有的劳保防护用品,所有的环节均按欧盟标准执行,职工的生产环境得以显著改善。不仅如此,公司在提升职工工资的同时,还为他们缴足五险一金,解决了职工的后顾之忧。

  下班铃声刚刚敲响,包装车间的职工孙成凯便拿起英语教材,来到位于行政办公楼的培训教室,每周3次定点参加外语培训,已成为他的习惯。“以前认为工作只是为了挣钱和吃饭,现在我不但体会到家庭的温暖,也让我的人生有了新的规划。”孙成凯说。除了外语培训,该公司还相继开设了供应链管理、安全生产等近10种培训班,及时传授国外的先进管理经验,从而全面提升企业整体的竞争能力和优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