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吴敏 金彧 报道
光大证券乌龙交易的余波继续发酵。交易软件提供者铭创软件的订单执行系统被光大证券指系统出错。有消息称,该公司正协助证监会调查。8月20日铭创软件关闭了网站首页,并撤下客户名录。不过,同业竞争对手恒生电子因撇清与乌龙指的关系,股价大涨7.52%。
铭创网站撤下客户名录
上海铭创软件是一家金融软件公司,其产品包括各类金融资产管理解决方案,ETF套利业务管理软件也是其中之一。
在上周日的发布会上,光大证券总裁徐浩明称,订单生成系统是光大自主研发,订单执行系统是向上海铭创软件技术有限公司购置。两个系统同时出错,导致系统在150秒内没有执行会自动生成委托。
这使得铭创软件迅速得到市场关注。8月20日上海铭创软件首页已经变更为“正在更新”状态,但这家公司网站的相关内容页仍可以打开。记者昨日致电上海铭创软件技术有限公司,该公司行政人员杨小姐告诉记者,网站系例行维护,不是“因为光大证券指责”。
部分“客户”否认使用铭创
被卷入乌龙交易,并背下“出错”名声的铭创是否真有如此多的客户还存疑。
早前其网站资料显示,除了光大证券,还有国金证券、广发证券、国海证券、高华证券、东方证券、东莞证券、东海证券、大通证券、东吴证券、第一创业证券等一批知名券商是其客户。此外,博时基金管理、景顺长城基金、大鹏资产管理公司、上海国富投资管理公司、东莞信托等财富管理机构也为其客户。
但其中两家基金公司对此并不认同,博时基金人士称,经查公司并未采购或使用铭创的软件。
而景顺长城人士则表示,公司在2009年与银行、信托的一次合作中担任顾问,其中合作方信托公司使用了铭创的软件,因此景顺长城使用了一个铭创的查询和监控终端,2011年合作结束后再未使用。据称,这一仅用来查询和监控的终端报价在万元以下。
目前国内在金融IT领域占主导地位的,除银行保险IT系统外,多数券商、基金等IT中后台由恒生电子和金证股份提供。业内人士称,铭创ETF套利软件叫价10万,但恒生电子则报价百万。
业内人士也表示,基金并不是ETF套利交易的主要群体,国内ETF套利的活跃人群在券商客户和自营中。而ETF套利软件,最初都是由券商自己开发的。如业内最早做ETF套利的银河证券,在2005年就开发了自己的ETF套利系统。其中很多券商的系统也以相对较低的价格,比如十万左右的价格提供给大户。
同业竞争对手恒生电子涨7.52%
随着光大证券乌龙指事件的错单软件提供商上海铭创软件曝光,昨日,其同业竞争对手等金融软件应用概念股午后急升。其中,恒生电子午后飙升,一度冲上涨停板,随后略微走低,报收17.72元,上涨7.52%。
昨日,金证股份午后开盘半小时内即大涨6.1%,随后略微走低。截至收盘上涨3.88%,报收14.99元。
恒生电子在8月16日下跌6.19%。当晚,恒生电子发布提示性公告称,经恒生公司业务维护部门自查后初步确认,上述光大证券公告所称“独立的套利系统”非恒生公司提供。
截至8月19日收盘,恒生电子上涨4.5%,收盘16.48元。20日,继续大涨7.52%,实现两连涨。
“问题或主要出在订单生成系统”
8月20日,一位券商内部负责系统运营的工程师对记者说,订单生成系统就是下单,包括各种买卖策略、订单策略在其中。订单执行系统只是负责收到单后,执行订单,是简单的技术操作。
“订单执行系统相当于标准化的操作工具,它的执行性跟产品没有太大关系,任何一个订单发过来一般都会执行,而订单生成系统是提要成熟的产品模型,相当于一套规模化作业,任何一个指令都是有很大目的性(建仓、套利),每一笔交易发出去都是为了产生利润,而订单执行系统只是执行层面,没有很强的目的性”。上述工程师说。
该工程师表示,较大的事故可能性是在订单生成过程中存在问题,或者是订单生成系统上存在设计缺陷,没有对订单进行检测就发出去了,或者没有通过严格的中央风控。“订单生成系统上要做一些模型成熟的测算,从技术上对订单进行检测。此外,订单生成过程中,还要经过至少一道人为的中央风控系统,需要至少是总监级别的人点击‘确认’后,订单才能算‘生成’,然后再到交易员那边走最后一道程序即订单‘执行’。”
该工程师认为,指望订单执行系统来检测收到的订单是否正常,这不太现实。因为订单执行系统只有一些简单的过滤限制,不能把它作为主要的控制风险的方式,可能主要还是前端的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