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贵州’这下安心了吧?”“是的,签订了劳动合同,就什么顾虑都没有了。”这是8月13日笔者在山东能源贵州矿业公司人力资源部看到的一幕。
贵州矿业公司在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中,紧紧抓住“边学边改,边查边改”这个关键,对企业存在的重点问题限时解决,取信于民。
签订劳动合同,千名农民“摇身一变”成了国企员工。该公司下辖10多个矿井,为满足生产工作需要,各矿都在当地招聘了一些农民工。早在今年4月,中央研究部署开展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消息传出后,公司党政就提出对各矿对用工情况进行清理整顿,以稳定员工队伍,规避法律风险,并责成人力资源部3个月完成这项任务。经过调查摸底和严格筛选,目前公司已与符合企业用工条件的1020名农民工签订了劳动合同,使他们享受到与国企员工一样的“五险”(养老、医疗、失业、生育、工伤保险)和同工同酬待遇,漂泊不定的生活结束了。
合理调整分配政策,发挥经济杠杆作用。贵州矿业公司员工来自山东、贵州两地。山东籍员工实行连续工作制,即每两月休假一次;贵州籍员工执行国家法定工作日制度。以往,山东籍员工休假路费实报实销,致使一些因公不能按时休假的员工感到吃亏;贵州籍员工也因路费不予报销而有意见。为解决上述问题,公司相继出台两个文件,对上述问题作了明确规定,及时解决了员工关心的休假交通补助问题,提高了员工群众的满意度,调动了工作积极性。
创新企业管理理念,加快构建和谐矿区。执行董事、党委书记、总经理陈家忠认为,贵州矿业公司员工来自五湖四海,特别是山东籍员工与家人团聚的机会很少。因此,必须提倡“快乐学习、快乐工作、快乐生活”。党委副书记、纪委书记、工会主席王均才则提出:“要倡导‘良药不苦也治病,忠言顺耳也利行’的管理理念,不能靠‘熊牌’管理企业。”公司领导把以人为本,真心为民理念落到实处,促进了党群干群关系的融洽和谐,为转方式、调结构,冲出困境,加快发展提供了精神动力和智力支持。
(石长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