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德隆东
想要把梦想变为现实,还有更长的路要走。这就需要掀起实干之风,以实干为帆,真抓实干。
对于红塔集团来说,真抓实干精神写进了红塔共同价值观,它总结了过去的宝贵经验,揭示了今天、未来实现我们梦想的途径——一个企业有着伟大的过去,也将永远拥有辉煌的未来。
生存梦发展梦
红塔第一个梦和新中国一样,想要证明社会主义不是贫穷落后的代名词。红塔诞生于一穷二白的新中国。1956年,云南玉溪红塔山脚下,红塔集团的前身玉溪烟叶复烤厂宣告成立,之后发展成玉溪卷烟厂。建厂伊始,设备是经过积极争取从上海淘汰来的旧机器和零星配件,技术力量薄弱,资金、物质匮乏。第一代的红塔创业者依靠肩挑背扛,挖土炸石,砌墙造屋,在一座荒山上建起了初具规模的企业。
艰难的时期,企业和职工要想生存,要想发展,关键是要敢吃苦、肯干事,技术不行,就自发搞技术革新,自己动脑筋想办法改进技术。没有制丝设备,没有加温加湿器,就暂时用热水喷洒烟叶代替润叶过程,用铁锅、铁铲炒烟丝代替烘房;没有包装机,就用手工包烟,用糨糊粘一层纸包烟,很多人成了熟练工、技术能手。
大企业梦
红塔第二个梦,是抓住“改革开放”的机遇,实现做强做大企业的梦。上世纪80年代开始,依靠脚踏实地、埋头硬干,红塔绘就了自己的宏伟蓝图,就是要赶超先进,生产国内质量最好的卷烟产品。作为红塔发展史上的法宝——“技术改造”,用工人话的说,是苦干出来的。为了赶工期,抢时间,技术人员和工人们争分夺秒。1981年,红塔从外国引进第一台卷接机MK9-5,外国专家安装、调试到投产,用去4个月时间,到了1984年安装第二批机器时,红塔工人只用了25天。再到后来,10天,7天就可以完成。职工自愿加班加点成为非常普遍的现象。1987年,全厂职工平均每天工作时间在9小时以上,当有相关调查组召集工人就9小时工作时间发表意见时。工人们回答:“是我们自愿的。”工人们说,“为国家创造更多的税收,我们为什么不多干几个钟头?”“苦是苦了点,世上的事没有苦哪有甜?”
经过了创业50年的发展,依靠改革开放30年的红利,红塔集团以母分公司形式拥有云南省内玉溪、楚雄、大理、昭通4个卷烟厂,以股份制形式控股红塔辽宁、海南红塔卷烟、香港红塔国际烟草有限公司、红塔瑞士有限公司、老挝寮中红塔好运烟草有限责任公司,参股吉林烟草工业有限责任公司、中烟国际欧洲公司,境内外具有资产关系的卷烟生产点12个。2012年全年,红塔集团卷烟销售规模为583.34万箱。其中“玉溪”品牌商业销售123.51万箱,保持行业一类卷烟销量第二;“红塔山”品牌商业销售305.66万箱,实现商业批发销售额537.22亿元。“红塔山”、“玉溪”、“红梅”品牌卷烟被中国国家质量监督检验检疫总局授予“中国名牌产品”称号、红塔集团被授予“全国先进集体”、“五一劳动奖状”、“国家一级企业”、“全国优秀企业金马奖”等众多的荣誉称号。
红塔梦,我们的梦
今天我们有了第三个“红塔梦”。
百年红塔,世界领先的“红塔梦”首先是品牌梦。长期以来,中国企业奉“快鱼吃慢鱼”为经营宝典,总认为只有会抢跑的人,才能比别人跑得快、跑得远。而事实一再证明,企业经营和市场竞争,从来就不是百米短跑,而是煎熬般的马拉松,跑得快不一定跑得久,更不一定跑得远。
套用行业一句流行的话,中国卷烟产品市场容量“已经摸到了天花板”。国家烟草专卖局凌成兴局长多次强调行业思考、谋划、实践“三大课题”:行业改革的红利在哪里,发展的潜力在哪里,追赶的目标在哪里。当前和今后,行业改革还将继续深入下去,卷烟工业企业更需要静下心来,脚踏实地真抓实干。
百年红塔,世界领先的“红塔梦”,是红塔把成为国际一流的烟草集团和受尊重的企业公民作为奋斗目标。
作为中国烟草行业的标志性企业,红塔集团在不断推进企业实现持续发展的同时,就要切实践行“国家利益至上、消费者利益至上”行业共同价值观,积极履行社会责任。有责任的企业公民,表现在教育、赈灾、扶贫、科技、文化等领域,表现在为构建和谐社会中仍要发挥国有大型企业的重要作用;有责任的公民企业,也表现在响应我国履约控烟义务,保持企业持续健康发展。
为此,红塔确立了“艰苦奋斗、服从大局、真抓实干”的共同价值观,坚持“调结构,转方式”的战略任务和“5211”品牌发展目标不动摇,用强思想、强品牌、强管理、强队伍明确和细化实干的发展路径。用统一的思想,凝聚的力量,坚定的信心,走在实现梦想的路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