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3年08月19日 星期一 国内统一刊号:CN51—0098     中国•企业家日报

包钢:文明建设使职工获得更多幸福感

来源:企业家日报 作者:

  ■ 包婉

  

  作为自治区的“工业长子”,包钢不仅注重精神文明建设,更重视把精神文明建设成果转化成物质文明,通过提升职工的思想道德水平,促使企业取得更大成就,使职工获得更多幸福感、成就感、满足感。

  现在,走进包钢厂区,随处可见枝繁叶茂,绿树成荫的景象。几年前,记者曾进过包钢厂区,印象中那时的包钢没有多少绿地、树木和广场,到处是冷冰冰、脏兮兮的钢铁设备和厂房设施等,再加上弥漫在空气中的刺鼻气味,让人不由地想尽快离开。

  工作人员介绍,近年来,包钢大力改善厂区环境,为职工创造整洁、优美、便利的工作环境。如今,包钢厂区绿化覆盖率已达38.1%,建成了十几个园林广场,“花园式”工厂已初具规模。据介绍,很多树木、花草都是志愿者栽种的。至今年5月,包钢的志愿者已占职工总数的30%,达到了15000人,参与植树造林,美化厂区等公益活动,是志愿活动的一项重要内容。

  “志愿者们的参与热情很高,因为他们知道,厂区绿化面积增加了,工作美化了,环境污染少了,最受益的是他们。包钢职工这种从‘要我志愿’向‘我要志愿’的转变,与我们集团党委对精神文明建设的理念有直接关系。”包钢党委宣传部部长彭德亮说,包钢(集团)董事长、党委书记周秉利认为,企业能发展成什么样,与员工的思想动态紧密相连。“爱岗敬业、爱厂如家等看似是精神层面的教育,但落到实处,其实就是员工的物质需求是否得到了满足,腰包鼓了,幸福感增强了,享受的福利多了,员工干劲自然就足了,企业发展自然也就越来越好了。”

  为抓好职工的精神文明建设工作,2009年和2011年,包钢先后开展了两届“包钢道德模范”评选活动。以基层推荐、职工投票的方式先后评选出18位模范人物,职工参与热情一次比一次高,两届共有5万多人参加了投票评选。2012、2013年,又开展了“身边好人”评选及故事大赛活动。此外,还开展了“立足岗位作贡献,争当楷模促发展”等主题教育活动。

  包钢还将道德实践活动延伸到了所属的住宅小区,开展了“情系万家工程”活动,并利用板报展览、法律咨询、知识问答等形式,对居民进行遵纪守法、做合格公民教育;组织离退休人员开展形式多样的文艺演出,丰富居民的业余文化生活。

  在提高员工道德素质的同时,包钢也在努力提升企业自身的“道德素质”,积极承担社会责任。近年来,不论是非典、汶川地震,还是青海玉树地震、西南干旱,在每一个危难的时刻,包钢都及时伸出援手,仅今年,就向雅安震区捐款206万元。近两年,包钢被国务院授予“新中国60华诞60个爱心榜样”单位荣誉称号,并两度被自治区授予“最具责任感企业”荣誉。

  2010-2012年,包钢累计实现销售收入1572亿元,利润125亿元,上缴税金171亿元,并率先成为自治区收入超500亿元的企业。在企业获得巨大成就的同时,包钢职工的收入逐年提高,2012年在岗职工人均年收入达到6.18万元,同时还确立了2020年在岗职工人均年收入10万元以上的奋斗目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