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3年07月08日 星期一 国内统一刊号:CN51—0098     中国•企业家日报

开发商送礼名单击中吃拿卡要潜规则

来源:企业家日报 作者:

  近日,网友雨声称路边捡到一个U盘,引来公众广泛关注。在该网友爆料的《银川通城置业地产公司春节送礼名单》图片中,上到宁夏中卫市副市长下至中卫农信社主任,共涉及20个政府职能部门,47名政府官员位列其中。礼品是储值卡、购物卡等,而备注中却标明“卫生许可证”、“办理各类证件”等送礼用途。中卫市纪委称确有其事、卡片正在回收,具体情况不便透露。(7月3日《民主与法制时报》)

  中纪委在全国纪检监察系统开展会员卡专项清退活动的当口,却传来地产公司给47名领导送储值卡、购物卡的消息,如此爆料引发公众围观也是情理之中的事情。尽管地产公司辩称,送卡是为“触动消费”,是“营销策略”,但值得追问的是,开发商为何专门向领导送卡,不向普通市民送卡?为何卡片备注里还标明“送礼用途”?储值卡、购物卡对应着真金白银,又该作何解释?企业此番辩解不仅不能消除公众疑问,只会越描越黑。

  笔者注意到,中卫市纪委表态确有此事,并称卡片正在回收。官员收受企业礼品被举报,纪检部门不查处、不问责,仅仅只是回收卡片了事,官员收受开发商礼品完全是零风险、零代价,如何以儆效尤,又如何令人信服?从网友曝光的情况来看,开发商送礼名单包括中卫市两名市长与秘书长等重量级人物,中卫市纪委查处中卫市市长能查出个子丑寅卯吗?因此,要还原地产公司送礼事实真相,中卫市纪委不妨主动避嫌,改由上级纪检部门介入,将更具有说服力。

  从媒体披露的一些官场潜规则来看,官员与企业主勾肩搭背,商家节假日“慰问”官员早已成了见怪不怪的风景。此前在网上传得沸沸扬扬的“退贿清单”就是佐证。一个个性特立独行,职务不高,根本不愿收礼的小官员春节期间都会收到6笔礼金。作为地产公司这样有求于职能部门的企业,在春节之际“慰问”各路“神仙”并不难理解。

  该新闻揭示出的官场送礼潜规则更是不可小视。现实生活中,企业、商家遭遇官场潜规则并非个案。今天说你管理不规范,明天要求送干股,后天举行“鸿门宴”,官僚作风严重,对企业、商家“吃拿卡要”,诱导甚至逼迫企业、商家送礼、公关的官员不在少数。

  此前曝光的天邦达成都公司中秋国庆双节客户慰问明细表、深圳万泽地产送礼清单,与银川这家地产公司春节送礼名单如出一辙。再往前追溯,民营小企业湘涟公司《请客送礼日记》的案例更为典型。湖南娄底市纪委查明,送礼日记基本属实,共查出38名存在问题的涉案人员。然而,在纪委介入查处后,不仅大部分涉案人员未受处理,举报人公司经营步履维艰,处处遭遇打击、报复。还有干部宣称:“现在的社会环境就是这样,送礼无法回避。”娄底市纪委奈何不了送礼日记,中卫市纪委又如何查得了市长大名赫然在目的送礼清单?

  送礼潜规则不仅增加了企业负担,影响了投资环境,还破坏了政府形象。而且企业遭遇潜规则,还扯出了行政审批过多过滥的问题。尽管中央多次要求“简政放权”,但是效果并不乐观。对此,有官员一针见血地指出:“有的部门增加企业办事难度,就是借此向企业要钱,为部门与个人开财源。”地产公司送礼清单不过是冰山一角。

  进一步说,“简政放权”会压缩官员的权力空间,触动部分人的既得利益。在现行体制下,官员与企业之间权力、地位不对称,企业有求于官员。除了体制弊端外,腐败潜规则不可小视。有的职能部门不是“简政放权”而是争相“揽事揽权”,人为增加企业办事难度。有的官员权力利益情结根深蒂固,根本不甘心接受“简政放权”、打造服务型政府的现实。

  今年两会期间,时任国家工商总局局长的周伯华透露,今后创业不再有门槛。政府从理论上降低创业门槛相对容易,而打破吃拿卡要潜规则,创造宽松的创业环境,不能寄希望于公务人员良心发现。改革绩效评价机制,清理职能部门无形的吃拿卡要潜规则很重要。如果企业、创业者对职能部门拥有评价话语权,且评价意见影响到公务人员政绩考核,如果公务人员的违法成本远高于守法成本,吃拿卡要者被扒掉官帽、饭碗,送礼潜规则才可能逐步被打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