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红轩
“红豆长江文艺社是在长江公司党总支和团总支及各级领导支持下,由具有一定艺术专长和兴趣爱好的员工组成,具有一定层次和特色的公司性质的员工艺术团体。我们旨在为青年团员提供一个舞台,尽情地展示自己的文艺特长;一个平台,增加员工之间的交流;一个机会,利于上下级加强沟通与认识。”长江文艺社社长纪寅诚恳说道。
说起长江文艺社,在红豆可谓是无人不知无人不晓,这个以青年为主体的文艺社团,经常载以歌舞或小品的表演形式出现在各个晚会和订货会上,为舞台带来一抹惊艳的色彩。
成立于2007年的长江文艺社,经过5年的成长和磨练,现有成员40余名,均是35岁以下的团员,包括科员、一线职工以及科级干部等,成为独树一帜的红豆青年先锋力量。他们用歌声与舞蹈,发散自己的光与热,传递着正能量。
因为有爱,所以热爱
走进长江文艺社,目之所及干净、整洁,一架宝蓝色崭新架子鼓,一幕超大投影仪,一面大镜子,一柜子演出服装,这是文艺社大本营的全貌,也是平时例训的地方。长江文艺社,顾名思义,以“文艺”会友,社员们各有所长,“我们共分为曲艺社、舞蹈社、乐器社队三队,社员根据自己的爱好加入不同的小队,在这里,每个人都是老师,社员们互相学习对方的优势。” 纪寅介绍,“周一是乐器社的例训,但其他有兴趣的社员也可以过来学习,一旦有节目要排练,几乎所有的社员都会来,相互指点、排练,效率可以大大提高呢。”
因为有用,才能更实用,文艺说出来是飘渺虚无,看不到摸不着的,但可以包孕巨大的精神能量,将精神能量转化为生产力,才能真正发挥文艺的价值。长江文艺社显然看到这一点,从社团成立之初到2010年开始大规模复兴扩大,成熟节目层出不穷,几乎包揽了长江公司所有的订货会演出,为公司节省了大笔开支。据了解,以前订货会演出都是请外面的演艺公司,单是中间的沟通过程就会消耗不少时间与精力,而且通常达不到预期效果,后来,经过各方协商与讨论,长江文艺社开始着手排练节目、购买音响演出服装等设备,逐步走上了公司内部独立举办晚会的道路。“现在长江文艺社从策划、场地布置、节目安排、表演、主持、后续清场都一手包揽,大大节约了时间与成本,还可以根据不同公司的订货会内容,作出节目调整,把红豆文化融入节目之中,传递给客户。”
事业有希望、生活有保障、情绪有释放,是红豆人工作和生活中的“三驾马车”,工作之余,情绪的释放不仅是身体所需,更是心理所需,愉悦的精神面貌更有利于激发事业的热情。一位社员说:“以前下班后就窝在家里看电视,生活没有一点新鲜感,现在晚上经常来文艺社,跟同事的关系更亲密,有时候工作上的不愉快,在舞蹈和歌声中也被化解了,精气神好了,工作起来更顺风顺水。”平时下班后,除了社员,其他员工也可以来这边跳跳舞,学学乐器,唱唱歌。“我们有时候还用投影仪放电影,大家一起观看,气氛很好。”
打铁还需自身硬,为了更好地促进文艺社发展,在公司党总支和团总支的支持下,拟定了文艺社相关管理办法,确保社员们合理分配工作与娱乐时间,保证在工作之余才能开展娱乐活动。“有了相关规定,社员们的工作、例训、表演、学习更有章可循,增加团队凝聚力,更好地为集团、公司的员工及客户服务。”纪寅接着说道,“大家拧成一股绳,有演出时倾力而为,没演出时充实自己的艺术特长,拓宽业余时间的宽度,生命才更有张力。”
梦想照进现实
红豆文化就是“情文化”,亲情、友情、爱情,而这其中的核心便是感恩。集团总裁周海江曾经说:“企业作为‘社会公民’,在享有社会资源的同时,理应承担社会责任,以己之力回报社会,回报党和国家,这种责任和回报就是感恩。”红豆集团数十年如一日坚持扶贫济困、捐资助学,将感恩之情真正融入企业文化之中,以感恩之心回报社会,不再只是一个梦想、一个口号,而是要每个人参与其中,在长江文艺社中,我们看到梦想照进现实的光芒。
“这是心的呼唤,这是爱的奉献,只要人人都献出一点爱,世界将变成美好的人间。”去年9月,由长江文艺社承办和策划的“长江公司第三届援助青海公益活动暨中秋国庆联欢晚会”在集团会议中心举办,其间,长江文艺社自拍MV《向前冲》,特邀嘉宾支援青海志愿者沈培培的发言及青海玉树小朋友的视频,让全场观众情绪高涨、热泪盈眶,也让大家深刻感受到长江公司援助青海公益活动的深远意义。此前,在长江公司党总支、团总支的支持下,文艺社还发动、策划了支援青海公益事业的一系列活动,号召全体员工积极向“青海玉树扎芒沟小学”捐赠衣服、书籍、文具等;同时,鼓励青年党员、团员结对贫困学生,通过书信一对一交流,加强心灵沟通等,全体员工捐款及支援物资,价值8万余元。
勿以善小而不为,慈善事业是一项全民的感恩与奉献,正如歌词所说,只要人人献出一点爱,感恩之心付诸实践,汇小流成江海,世界才更美好。也许长江文艺社所能做的只是一小部分,但爱心无大小、慈善无国界,每个社员参与其中,捐款捐物,同时还通过表演等形式播散感恩情怀,把红豆的情文化传播出去,这本身就是一种大爱的呈现。
“以后打算在有条件的情况下直接去青海,亲自到玉树扎芒沟小学走一走,在当地给他们进行歌舞表演,在物资资助的基础上,开展精神享受,把关注环保、关注弱势群体、关注健康睡眠的理念更好地传播出去,将红豆的爱长期延续。”
“为青年提供舞台,为红豆提供人才”的发展理念,支撑长江文艺社从最初的几个人、几件乐器,发展成为红豆最大最完善的社团机构。“虽不是实在的行政机构或部门,但以文艺与爱之名拧成一股绳,凝聚着你我他,可以催人奋进,勇往直前。”不仅充分展示了红豆青年的活力与激情,而且通过文艺的形式把红豆文化更为热情地传递出去,成为外界看红豆的一面镜子。在红豆“情文化”的贯彻下,用自己的实际行动展示红豆青年的爱心与勇气,传递着青年先锋正能量,也昭示着红豆的未来与希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