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3年07月04日 星期四 国内统一刊号:CN51—0098     中国•企业家日报

蒋进武:从大学梦到创业梦

来源:企业家日报 作者:

  蒋进武,1977年12月出生在江苏涟水县东胡集镇潘圩村一个农民家庭,兄妹4人,兄弟排行他是老大。父亲当过兵,退伍后曾在乡办蔬菜脱水厂打过工,后回家务农,起早贪黑,含辛茹苦地种地、逮长鱼、捕龙虾,倾尽全力供4个儿女读书。从小就有远大志向的蒋进武,深深懂得只有读书,才能跳出“农门”,改变命运。他“悬梁刺股”,矢志苦读,从小学一年级起就品学兼优,学习成绩一路领先,后来终于圆了自己的大学梦,在当时的涟水二中以高分考入南京航天航空大学,就读外贸外语专业。在素有“沭阳财主宿迁庙,涟水人讨饭上学校”的传统氛围中,蒋进武的父母虽苦犹荣,脸上都露出欣慰的笑容。

  2003年7月,蒋进武大学毕业,先在南京中国工艺美术有限公司当业务员,从事家纺、工艺品出口。由于业绩较佳,很快当上部门经理。为谋求更大的发展空间,2005年1月,他受聘于上海呈峰实业有限公司,该企业是工贸一体的大型企业,生产经营化工产品和纺织品。由于他对外贸很专业、很内行,产销搞得顺风顺水,不久担任公司总经理。

  心有多大,舞台就有多大。南京舜天集团获悉蒋进武是一个难得的复合型人才,以高薪聘请他担任副总,主要做毛毯、窗帘以及儿童用品等外贸业务。在2006年春季广交会上,蒋进武以形象包装和出色的外语口才,与俄罗斯一名客商做成销售羊绒毛毯的生意,赚了30多万元,掘得到舜天集团的第一桶金。后来他“招兵买马”,调优产业结构,把生意越做越大,到2008年年销售额已达5000多万元。

  2008年开始的世界金融危机,一度对公司的经营造成很大的影响。经过深思熟虑,蒋进武决定从单一外贸华丽蜕变,转向工贸结合,和荷兰一研发机构合作,花100万元打造自己的国际化品牌,生产儿童推车、座椅等。2009年,他在沭阳投资500万元,建成儿童用品厂,取得了较好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

  一贯相夫教子的夏锦芳,建议蒋进武把产业做大做强,到她娘家红窑镇再建一个厂,让她有脸有面,“常回家看看”。蒋进武几经考虑后,认为红窑既是革命老区,红色热土,走出国家副主席李源潮等一批红窑骄子,也是投资环境较佳的地方。毅然决定于2011年起投资3600万元,创办“江苏德元纺织品有限公司”,生产儿童用品和箱包,产品全部出口。一期工程已初见端倪,员工近200人。

  蒋进武的父亲蒋立华诚实厚道,家乡观念很强。他对儿子说:东胡集也是革命老区,人文荟萃,父老乡亲早就盼望你回来创业,何不回乡办一个大厂,为东胡集重振雄风作贡献!老蒋的一番话,说得小蒋夫妻俩频频点头。2012年清明节,蒋进武委托亲戚、涟水质监局副局长王达红利用回乡扫墓的机会,到东胡集实地考察,受到镇领导和企管站负责人的热情接待。经过调研论证,厂址最终选择在镇工业东区的原服装厂大车间,并于当年6月1日签订投资合同。

  开弓没有回头箭,蒋进武说干就干,投资1000万元建成“涟水县子禾箱包厂”,第一批招聘60多名员工,经过岗位培训和安全生产教育后,工人都能做出合格的成品,成为国际市场的抢手货。蒋进武对待工人如亲人,不仅供给职工工作餐,逢年过节发给福利,还把一批技术骨干提拔为车间、班组负责人。不仅留住了员工的心,而且员工队伍越来越壮大。他的总公司班子团队,都是高智商、高学历的人才。随同他来东胡集考察的小席,竟是留学新加坡的“海归人才”。

  2013年4月初,东胡集镇新任党委书记王靖江、镇长高正飞邀请蒋进武到家乡考察。蒋进武看到东胡集镇发展规划图后,敏锐地感觉到工业西区具有很大的发展空间。几次考察,几经洽谈,几番论证,最终敲定在工业西区租地80亩,投资5000万元上马儿童用品厂。目前合同已签订,项目筹建拉开了序幕。坚信在不久的将来,蒋进武一定会把企业做大做强,一定会为家乡人民带来福祉,一定会圆做大事、迈大步、创大业的梦!

  (徐春生 陈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