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济改革是以企业改革为出发点、突破口,那么企业改革要建立现代企业制度,就是现代公司制,而现代公司制基本的游戏规则,就是现代公司治理。
■ 李维安 东北财经大学校长、教授
从治理这个角度看,事实上中国现在深化改革,所谓的深水区改革的攻坚,实际上是一个制度的改革。经济改革是以企业改革为出发点、突破口,那么企业改革要建立现代企业制度,就是现代公司制,而现代公司制基本的游戏规则,就是现代公司治理。我们发现,治理总体的路子就是从行政型治理往经济型治理走,OECD的治理评估也有这么一句话。
行政型治理有三个要素,资源配置的行政化、经营目标的行政化、高管任免的行政化。所以你再改,改不下去了,因此必须倒过来由上面开始,因为你是服务型政府,或者服务型政党。那么在这个过程当中,实际上我们不光是公司治理的问题了,我们的非盈利组织如红十字会出问题,结构不顺畅;我们的上市公司出问题,证券市场出问题,其中一个重要的原因是官商结合。现在的交易所也要改成公司,而且准备要上市。包括大学这种非盈利组织,现在看来也要建立现代大学制度,很多大学都在制定大学章程。当年在谈论国有企业改革走什么样的路子的时候,就说教育部要放权,但是担心一放就乱,一乱就收,一收就死。这个过程虽然企业改革有很多问题,但还是走在了前边。
这样就促使政府治理改革。金融危机以后,国际治理出现大问题,我们在外面出了力,花了钱,但得不到认可,感觉很冤枉,这就是国际治理的问题。我觉得我们现在迫切需要一个正确的治理理念。现在市场化已经确定了,必须有一个正确的治理观,才能统揽。从企业治理到非盈利组织治理,到政府治理,到跨国治理。而治理第一个要素、第一个理念就是多元化,必须尊重各利益相关者。比如,央企搞改革,设了董事会,如果不行,就要改成多个股东,所以总体上必须多元化。
我们现在都是一元化的思维,都想代表一切,都想找个一把手,所以我们不仅在国内治理搞不好,出去也不行,出去为什么屡屡失败?我们的企业出去收购,要经过演练以后,才能适应多元化。
第二,组织治理的一个重要功能就是顶层设计。无论政府还是国际组织,无论企业组织还是非盈利组织,主要决策者最主要的责任就是顶层设计。比如,搞公司的,就得先设计章程和股权结构,如果这个不做,别的做了,那就是抓小放大了。有人认为,顶层设计就是一个系统设计,那么有人又提出顶层设计怎么做?所谓顶层设计就是不论哪一层的决策者,别人做不了,只有你能做基本游戏的制定。
第三,治理是一个过程,不是一次性行为。现在错就错在这儿,只要你有组织,今后管理和治理就对应。现在有很多地方也搞治理,也搞设计,搞完了改成办公室又取消了。包括我们海外上市公司,为什么上市以后,被人家打官司诉讼,就是这个问题。
公司治理或者治理,以前的政府统治为什么不叫统治政府,政府是强制性的,现在统治都不用了,用多元化、民主化,只能叫治理。治理有强制理念,有疏导的理念,但我们现在不大用疏导,光用强制性。所以,中国改革在很大程度上要树立正确的治理理念。只有这样,才有利于中国从政府到企业,再到非营利组织参加国际游戏规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