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接P11)
我说最后一个层面。十八大之后,我个人特别看重的就是影响到国家前途、民族命运的问题,实现中国梦美梦成真,必须触动既得利益,必须改造整个制度安排。在座的各位企业界人士一定都有体会,我们现在有种种的不满,有种种的困惑,其实你要追根溯源都躲不开机制和体制问题,现在中国必须要走节能降耗这条路,否则大家一起死定了,雾霾不是北京的事情,是整个影响中国的事情。钟南山说雾霾是躲不开的,食品安全还可以躲。北京一年200多天是雾霾天。我们现在经济运行机制有什么让市场主体和每个个人都为自己的利益而节能降耗呢?不客气地讲,没什么像样的机制,中国现在的电3/4要靠煤发出来,别无选择,中国再次回到贫油国地位,更多靠我们的煤炭,煤炭造成这么多污染,能不能让产出率高一些。必须抓紧现在的有利机会,把资源税改革扩大到煤炭,这个改革如果要动,一定要把从煤到电的配套改革提到决策日程,这个决心要非常大才行。习总书记说突破利益固化的藩篱,这是典型的案例。这么多年,所有的企业和消费者谁会拿节电当回事。真正要解决这个问题,要触动既得利益,要打破我们所谓官方的概念,一系列的体制机制的弊病。
十八大之后如果回到邓小平改革开放四个大字,就要坚定地加强国际竞争,应对第三次世界革命的挑战,同时按照市场改革推进,加强必要合理调节,真正让市场起作用,真正转变政府职能,让政府更好地维护公平和社会正义,让市场主体,千千万万基层创业者放开手脚,发挥潜力,这才是走向中国梦的正道。这个改革我们正在期待着。
以下是贾康答问:
问:1989,1999,2012,每隔十年左右中国酒业都会出现一轮变革,变革之后特别是高端白酒都会推向一个更高的阶段,这一次咱们还会不会出现这样的情况?
贾康:春节前后,官方的活动都是低调的,尽可能精打细算了。这似乎对高端白酒形成了冲击,我觉得这是酒业必须顺应的,如果继续往下延伸改革逻辑的话,以后高端白酒的消费主体是不是就会合乎逻辑出现?我们的公费消费主体会越来越降低它的份额。非公费的消费群体就会越来越多地支撑这个市场。我个人认为从长远来看,前面说每隔几年有一个调整,然后高端的,有著名品牌效应的白酒仍然是向更高价值表现推高,这个基本规律在历史长河来看不会变,但是在短期,短期讲一年,中期有三年,这是波动性调整,这是我粗放的说法,我们要适应短中期的调整,要更好维护自己的品牌,要更多注意市场份额所对应的消费群体,这可能是正道。要靠拉关系,要靠自己原来的人脉做一些维持也未尝不可,但不是长久支撑力。我们的白酒高端生产厂家一定要顺应大趋势,从长远来,中国的生活会越来越好,美丽中国,美好生活,怎么把高端白酒排除在外,但是短中期的考验又是迫在眉睫。我听到有的朋友说,他们现在是不是考虑再创更高端的品牌,因为我们现在看到中国实际上有很多更高端的场所、会馆、高尔夫球俱乐部,他们认为他们有这个素质可以占领金字塔塔尖。你从女士随身带的包来看,过去在欧美市场已经创造了那么多被称为奢侈品牌,这一次第一夫人所带的,现在都知道叫LV的厂家一下占领了本土女包金字塔塔尖。有雄心壮志做高端品牌,我觉得应该有信心,同时也要考虑其他业界的事,竞争中间根据自己的偏好做自己的经营决策。
问:1989年到去年年底,中国白酒一共经历了九次调控,其中两次从宽,七次从严,去年连续几次调控,我想请教一个问题,现在治理三公对高端酒的影响是短期还是长期的?
贾康:咱们实话实说,最高决策层有一个意向,变为非常明确信息之后,执行一定是很严的,八项规定下来之后,很多部门一起发文,除了饭局之外,联欢会茶话会也要从严控制,我们单位其他同志说咱们春节联欢是不是取消,我说不对吧,我们在井冈山时期就有联欢,为什么现在不能联欢。这个事情实事求是讲就得掌握,一开始可能矫枉过正,可能会有偏向。我个人估计过一段,在高端白酒方面不会像开始这几十天一路下去。但是从另外一个角度来说,以公费支持的高端白酒消费势必要下台阶,为什么呢?我们执政机关要办实事,要严谨。虽然过一段时间矫枉过正的现象下降,有些应该合理化的事情会慢慢修正,但是总体公款不能去支撑高端白酒消费,我估计这会长期化,既然如此我们就必须应对这个变化。我们把目光放在非公费消费上。
(贾康,财政部财政科学研究所所长,以上是他在“第88届糖酒会-2013年中国糖酒食品业年度峰会”上的讲话和现场答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