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3年03月23日 星期六 国内统一刊号:CN51—0098     中国•企业家日报

上下同欲与中国职业经理共赢

来源:企业家日报 作者:中国民企老放权辩证法

  策划词

  打皇帝唐骏曾公开表示,职业经理人在民营企业中会面临三道坎:一是职业经理人不具备钱、权、经营模式等方面的决策权;二是在很多民营企业里,一旦职业经理人与老板发生一点争执,就可能被解雇;三是老板的承诺往往难以兑现。但老板更是一肚子的苦水,我的企业就该我作主。其实老板和职业经理人都有一个共同的愿望:把企业做强做大,只是双方的沟通协调还有一些分歧,但事实上老板和职业经理可以协调好关系从而实现双赢。

  客座嘉宾:

  胡定核:重庆蓝洋融资担保股份有限公司总裁

  游锐:重庆山水都市旅游开发有限公司金佛山分公司副总经理

  温长生:重庆蟠龙茶叶有限公司董事长

  颜贻骥:重庆诺诗曼贸易有限责任公司董事长

  场外嘉宾:

  廖成林:重庆大学经济与工商管理学院教授、企业管理与战略专家  

  

  近日,“打工皇帝”唐骏高调宣布,他及港澳资讯高管共15人,共同买下港澳资讯62%股权。至此,唐骏从职业经理人变身成掌门人。

  对于过去的打工生涯,唐骏曾公开表示,职业经理人在民营企业中会面临三道坎:一是职业经理人不具备钱、权、经营模式等方面的决策权;二是在很多民营企业里,一旦职业经理人与老板发生一点争执,就可能被解雇;三是老板的承诺往往难以兑现。

  诸多掣肘下,职业经理人如何避免跟民企老板之间的尴尬?而职业经理人在民企感觉自身发展受限的真实根源究竟在哪?本期老板下午茶,记者分别邀请了两名职业经理人和两名民企老板,共同探讨这一话题。

  观点PK

  职业经理人:老板放权不够

  1、不可能做到完全放权

  2、对职业经理人存在质疑与防范之心

  民企老板:不能完全信任职业经理人

  1、思想上不契合老板想法

  2、老板才是企业的主人

  职业经理人:

  职场发展取决于老板素质

  记者:结合您自身经历看,职业经理人在民企受到的限制有哪些方面?

  胡定核:我之前做了十几年的职业经理人,先后服务过好几家企业,尽管我个人跟之前的企业关系一直处理得比较好,但我确实听说过周围发生过职业经理人在进入民企之后,跟老板产生摩擦的案例。任何一家民企老板在对待单纯的职业经理人时,都不可能做到完全放权,尤其是职业经理人在中国还算是一份新兴职业,也没有形成稳定、公认的职场认知和定位。在这种情况下,其实很容易理解,单就职业经理人而言,老板不会给你绝对的放权,也不会完全接受你的决策意见,这都属于人之常情。

  游锐:我在进入国企之前,有过四到五年的民企职业经理人从业经验,在我看来,中国的民企当中,绝大多数企业都是以老板为中心,企业文化就是“老板文化”,老板既是企业的所有者也是企业的经营者,既是企业的发展战略制定者,又是企业实施战略的执行者,老板是企业的绝对权威和权力中心。同时,老板千辛万苦打拼,历经市场风险,难免对职业经理人存在质疑与防范之心。

  记者:种种掣肘主要取决于哪些原因?能否得到合理解决?

  胡定核:一方面,取决于老板的个人素质。比如现在蓝洋的大股东尹明善就是一个很有长者之风的老板,在涉及到决策层面,他会耐心听取你的意见。另一方面,取决于老板对于创业成果的珍惜。就好比装修房子,老板总是不放心把所有的事情都交给装修公司打理,因为打理别人的东西和打理自己的东西,心态不同。

  目前我们已经尝试通过职业经理人适当控股,将职业经理人与老板进行捆绑,两者从雇佣关系转变为合作关系。现在的蓝洋就是这么做的,尽管我是职业经理人,但我也是其中的二股东,我在努力经营企业的同时,也能最大程度地享受到辛苦获取的回报和价值。我认为职业经理人在进入企业之前或之后,获取一定股份,从单纯的打工者转身成为企业主人的模式,会成为未来中国职业经理人与民企老板合作的一种趋势。

  民企老板:

  很多职业经理人心态有问题

  记者:您过去是否跟职业经理人产生过摩擦?如何看待双方关系?

  颜贻骥:也有过。我认为主要原因还是因为有些职业经理人的心态有问题。就在前不久,我还提醒过公司的一个销售主管,让他心态要放端正,不能因为你每年做了3000万元的业绩,而我只给你30万元,就心理不平衡,认为你才是企业成长最大的功臣,而老板只是可有可无的摆设。我在引进职业经理人时,会强调对方的人品和思想,现在很多职业经理人习惯性跳槽,甚至每年一次,拿完年终奖就走,一旦我看到这样的人,我会怀疑他人品肯定有问题,如果他思想上跟我不契合,那也没有合作的必要。

  温长生:我在自己创业之前,也做过职业经理人,我很理解双方的心态。我觉得职业经理人跟老板之间的关系就像谈恋爱,产生摩擦的主要原因就在于双方在恋爱之前并没有做好充分准备。作为职业经理人有没有调整好心态,对老板的发展思路和理念有没有充分的认同,老板接不接受来自职业经理人的一些决策意见,这些都决定了双方是否会在合作过程中产生摩擦。

  记者:在您看来,职业经理人和民企老板各自应当扮演的是怎样一种角色?

  颜贻骥:老板是舵手,职业经理人是船长。船长主要负责船在行进过程中的各项事务,而舵手则是专门负责给船掌舵。船长可以决定船员今天吃什么,船上要添置什么设备,但具体涉及到船往哪个方向走,则需要舵手来判断。很多船长如果觉得自己之前当船长当得很好,也能成功胜任舵手的话,那就大错特错了。职业经理人要知道,老板请你来管理企业,老板才是企业的主人。

  温长生:老板搭台,职业经理人唱戏。在民企当中,老板主要负责根据当下的经营状况,制定未来的发展战略和目标,而职业经理人负责通过各种办法和途径完成老板制定的目标。但职业经理人必须清楚,他唱戏的平台是老板搭起来的,老板提供的资金等资源才是企业发展的关键和根基。所以我认为,职业经理人在从业过程中不能只看到自己的成绩,也应当考虑老板的付出和想法。遇到大一点的事情,一定要及时向老板汇报。

  支招

  三大途径

  破解职业经理人尴尬

  “我日前还刚跟几个民企老板和职业经理人一起讨论过这个话题,大家的感觉都是,目前职业经理人在民企常遇尴尬是一个普遍现象。”重庆市场营销与策划学会、重庆品牌学会副会长廖成林在接受记者采访时表示。

  “从职业经理人层面看,他们会担忧在民企工作的稳定性;从民企老板层面,他们也会担心职业经理人的企业决策是否真能带领企业发展。”他说。

  而涉及到根本原因,在他看来是来自两方面,一方面是源自中国传统文化跟现代管理模式之间的冲突,中国传统文化强调最基本的礼仪、等级、规矩等理念,但现代管理模式更主张公平性和平等性,这就造成了老板跟职业经理人之间的一个心理认知上的偏差;另一方面则是涉及到,在当前的中国民营企业中,普遍缺乏现代管理制度的建设,在管理者权限、责任、义务等方面的规范缺失,这在很大程度上造成在双方的关系中,并没有清晰的权责边界。

  “我认为可以从三方面着手。”他建议,一是民企老板在聘请职业经理人的同时,不能只是单纯依赖职业经理人,要注意主动学习企业管理的基本理论和方法,昨晚他们在讨论的过程中也发现,那些掌握了现代管理知识的民营老板,在跟职业经理人的合作过程中,更容易理解彼此的想法,也更容易达成企业发展的共识。

  其次是在企业设置利益机制。“比如让职业经理人参股、持股就是其中最典型的一种方法,这种方法在国外企业中也已经运用得比较成熟,并且也产生了与之配套的股份制管理体系和相关法律保障,但因为国内目前的整个民营企业管理制度尚在探索阶段,可能因为很多地方并不完善而导致这一方法在具体实践过程中依然会遇到一些问题,但不能否定的是,这是目前稳定职业经理人与民企老板合作关系的一种最有效的方法。”他表示。

  最后,他认为,站在职业经理人的层面,也应当充分反思,为什么老板不愿意完全信任自己,自己是否真正将供职企业当成自己的一份事业在经营?职业经理人唯有充分调整自身心态,站在老板的角度换位思考,增强自己对于企业的归宿感,才能逐渐打破老板内心深处的那道防线。

  (任忠君 高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