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朋友强子最近遇到的难题让他有些不知所措——因为一个朋友问他为什么挣了那么多的钱却连一个子儿也没给自己留下?然后,他的另一个好朋友帮他算了一笔细帐:给前妻留下了多少?给大哥治病用去了多少?给离去的女友用去了多少?最后,还提到他女儿成长的一生还会需要多少……强子的头一下就大了若干倍。
苦恼之后,强子又高兴起来,原来自己还是个能挣钱的人,尽管他以前是在帮刘文彩们打工。“要把钱好好儿地存起来办点正事儿”,想到这儿,强子感到自己具有了贫嘴张大民似的快乐和奋斗目标。不同在于,张大民的屋里有一棵树,可以和太太隔着绿色植物培养爱情。强子的家可不同。女儿不在家的时候,强子的屋里还是比较宽敞的,他可以穿着拖鞋和圆领衫像火鸡一样挺着啤酒肚在电脑、书、床与桌子之间散步,并保持一种从容优雅的姿态。
为什么不给自己买一套房?这是一个充足的理由。我们都知道强子与太太离婚后一直住在父母家,尽管他父母家很宽敞而且是一个单元门对门两套的那种。但一个中年男人这样住着毕竟有许多的不自在。“对,为什么不给自己买套房?”找到了个人生活的前进目标,强子挥着蒲扇给自己下了命令——“存钱!”强子立马向最好的朋友阿洋通报了这一决定。
“我认为是个好主意。不过有个细节应该首先考虑——现在的房子你都嫌空荡,再买套房请谁住啊?”电话那头的声音懒洋洋地把强子的逻辑从存钱的理由转移到存钱理由的合理性与实用性上。“是啊,我请谁来住?”女儿常常要到她妈那儿去附庸风雅练钢琴,空荡荡的房子总是把强子甩到街头和阿洋一块儿瞎晃荡。
“还有,”阿洋继续缓慢地发表意见,“就凭你能管住自个儿的钱?想想吧!”阿洋在大笑中结束了关于“细节”的议论,又把逻辑放到了强子存钱理由的执行主体资格上。强子能挣点儿小钱儿,攒起来买套房是没问题的。可他在生活上的自制力远不如工作上的意志力那么强,那些小钱儿当太太离去后便一直像溪水一样流进来又流出去了。强子的母亲曾经给他太太授权——“把他管住”——强子是散落的土豆,需要一个篮子来装自己。打小的时候起父母就管不住强子,这会儿他女儿更管不住他。他太太现在无权管他。“谁帮我存钱呢?”强子有些为难。他知道,理由再充分,执行主体资格不够,压根儿就是纸上作业。
认真考虑了很久之后,强子决定跳出王老五的圈子去征求娟子的意见。娟子是强子唯一的女性朋友,他很相信她。出门之前,他怕自己见了娟子忘记要说什么,便在一张纸上写着:“娟子,干脆你当我的篮子算了……”,等等。这时,他又想到去学府花园的路有点儿远,到底该坐哪路车去?他还提醒自己要注意细节,比如天儿热要不要给娟子买点儿水果什么的。写着想着,想着写着,强子就睡着了,一脸很踏实的模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