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3年03月16日 星期六 国内统一刊号:CN51—0098     中国•企业家日报

打造市场经济的东方版本

来源:企业家日报 作者:——管益忻教授访谈录

  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是中华民族近代以来最伟大的梦想,是每一个中华儿女的共同期盼,是一代代中国共产党人的历史重任和理想夙愿。从“一穷二白”到世界第二大经济体,“中国梦”是强国的梦、是富民的梦,中国又一次显示出一条世界经济巨龙的神勇。经济的复兴必将带来文明的复兴,要实现这样的目标,需要什么样的市场经济?本报专访了著名经济学家、《经济学家周报》主编、中央军委办公厅原理论秘书,清华大学新经济与新产业中心首席专家管益忻。

  ■ 特约记者 董颖

  

  我们要什么样版本的市场经济

  亚当·斯密撰写了《国富论》,在深入分析市场经济资源配置方式的同时,似乎看到了资本“恶”的一面,于是,同时下大气力地撰写了《道德情操论》,空前地强调了道德修养的重要性和必要性,期望人们在从事商品交易、商品经营行为中不断地提高道德水准,以避免“资本主义”的沉沦。谈到市场经济发展的“中国梦”,管益忻教授同样表示:“当下我国经济发展最为宝贵的资源是信任度。”

  2012年底的调查报告显示,我国信任度再创新低,这使管教授深切地感受到当前促进经济发展的首要任务是:以发展人为核心,提高人的素质,“否则GDP再高也没用,要以优化再造‘软生态’为主,替代过去以发展‘硬生态’为主的发展模式。”这种信任度首要的是,各市场主体之间相互信任、相互施信,由此培育出市场主体之间的良性互动,各种商品交易中的良性互动,打造出和谐氛围。

  “多少年来,做买卖都讲将本求利,似乎这是天经地义的,现在看来问题严重。对时下中国的个别企业、产业乃至整个经济、社会、文化的运行发展来看,亟待解决的问题是,其根本指导思想应该转型,从‘将本求利’转变为‘将责求利’。”管教授谈到,去年延庆大雪,一些人趁机将方便面推销给困在路上的人,卖价高达20元/碗,这就是个典型例子——这样的生意到底该不该做?即便要做的话,能不能卖这么贵?

  中国这些年来假冒伪劣满天飞,领域之宽、持时之久、范围之广、为害之烈都是难以想象的。这表明市场经济发展中的最大问题之一就是不负责任、只讲利益——把利润最大化当作一切行动的出发点和归宿。这样发展下去,就会把我们企业的经营发展,产业的、经济的发展都引导到斜路上去。现在社会上种种世象矛盾百出,弊端丛生,处处是令人纠结的氛围,正是各种反应的集中凸现。

  管教授认为,武汉长江三桥建成后,十年间维修了24次;上海出现了“楼歪歪”等等案例,无疑都在告诉我们,搞市场经济是肯定的,搞市场化的资源配置也是毫无疑问的,但是我们中国特色的市场经济版本绝不应该把信任度抛到一边,一门心思只看GDP,千方百计地将本求利、搞利益最大化。我们应该一再地强调信任为本、责任为本,以人的素质的“升级换代”为本。“两手都要硬,理念要更硬;“发展是硬道理”,发展人是更要强硬的道理。

  说到“中国的经济社会发展之路到底应该怎么走,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到底该是什么版本?”管教授表示,“我们肯定不能照搬西方的版本,美国的版本对我们来说也不合适,我们要走的是市场经济的‘东方版本’。”

  那么,怎样打造市场经济的“东方版本”呢?管教授说:“打造市场经济的‘东方版本’,尤其要提高对农民的信任度;共产党领导农民斗地主,打土豪分田地,帮他们解决了土地问题,深受农民欢迎。但是现在,土地集中在集体或国家手里,当前迫切的问题是把土地还给农民。农村改革包产到户,联产承包责任制,一定程度(部分意义)上把使用权给了农民,目前要做的是要把包括所有权在内的整个产权都还给农民。”

  中国特色市场经济在实践中

  打造市场经济的“东方版本”,是一个理论的过程,更是一个实践的探索过程。自2008年金融危机以来的这5年间,中国经济的发展—探索大致的过程可分为三个阶段:第一个阶段是2008年到2010年——4万亿阶段。这段时间我国经济在西方世界金融危机的严重冲击下,从出口导向转向内需发展导向,表现在三驾马车的关系上,就主要转化为投资主导了。第二阶段是2010年—2011年末,这个阶段开始注意GDP的质量,并提出稳增长,就是从追求GDP的速度让位于追求GDP的质量。稳增长之“稳”在强调效益,质量实则是增长方式,特别是发展方式转型。“现阶段,从三驾马车上来说,消费被人们空前关注了。有人说,如果一个农民从农村到了北上广这些一线城市,其消费提高8倍,这个推算可能有水分,但这的确是广大农民群众热切盼望城市化、急切追求更高生活品质的的体现,从这个角度可以理解,农民工身份的变化,农民工之市民化,在整个城镇化嬗变中的重要性。”管教授如是说。

  从“4万亿”大投资,经济稳增长中间过渡,再到以城镇化作根本动力源,这个过程表明我们在探索中国特色市场经济版本上,中国特色市场经济之必然性客观规律上开始摸到一点既不同于西方,也不同于日本以及亚洲四小龙的一些属于我们自己的宝贵经验。

  “我们内部曾搞过一个报告会,题目叫作‘打造市场经济的东方版本’。我们中国特色的市场经济是市场经济的‘东方版本’,但又不同于日、韩。概而言之,‘东方版本’的探索总体上还是应以马克思讲的产业资本理论作为基础。我以为今天我们应下大气力研究产业资本问题。”管教授说。

  管教授表示,毫无疑问,我们中国的经济发展实践确实还有一些不完善的地方有待探索,分配不公、官员财产公布、房产税、三公消费等问题都亟待解决。但是不管怎么说,30年来的经验,是我们增强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和制度自信的根据。同时,要清楚地看到,我们有着自己的优势——在30年来的经验总结上,我们按照自己的路线解决了绝大多数人的温饱问题,现在又开始带领人民群众奔小康,这是我们共产党领导下的政治优势。过去有人质疑共产党搞不了市场经济,现在看来我们不仅能搞,而且搞得较好;在国有企业的机制民营化方面,近年来我国的国有企业不断地去国有化;作为世界最大的消费王国,我们有着世界最大的市场,同时,我们的研发能力、自有品牌的建设都在快速发展。

  “种种利好条件表明,在现阶段提出‘中国梦’的实现是符合我们实际情况的。要把蓝图变为现实,还有很长的路要走,需要我们付出长期艰苦的努力。”管教授用自己独到的思想和语言描述出了一幅个人心目中的“中国梦”蓝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