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胡珍玲 本报记者 宗毅
采访安徽淮北矿业集团童亭矿矿长耿德金,记者看到他办公桌上的《煤矿矿长保护矿工生命安全七条规定》,便和他聊起这个话题。耿德金介绍说,他大学毕业后至今一直在童亭矿工作,23个年头,他见证了童亭矿从投产到成长发展壮大的每一步,这每一步都离不开安全做保障。他说:“抓安全就要时刻排查人、机、物、环四种隐患,最差的那名员工就代表着煤矿的安全水平,是安全管理的‘短板’,搞安全一定要盯着最薄弱的环节,善于发现问题,解决问题。《七条规定》是煤矿安全的薄弱环节,也是关键环节,我们一定要抓好落实。”
作为从煤矿生产一线从技术员逐步成长起来的矿长,谈及《七条规定》,耿德金感触很深:“规定字字千斤,作为矿长,我要时刻把矿工的生命放在第一位,丝毫不能懈怠,让矿工‘高高兴兴下井去,平平安安升井来’,快乐幸福生活,这是做矿长的最大愿望。”童亭矿是淮北矿业集团安全生产周期较长的矿井之一,目前已实现安全生产7年多。
今年,童亭矿提出了全年安全“零死亡”奋斗目标,把“安全压倒一切、一切为安全让路”作为安全工作的指导思想,在管理干部中广泛开展职工安全思想教育及“三违”、旷工一对一帮教活动。通过形势任务理论下基层、家访、谈心、回访等多种方式,与“短板”职工多交流、多谈心,找出问题的根源,双管齐下, 真正让职工变“他律”为“自律”,变“要我安全”为“我要安全”。
强化职工安全培训,实施“风险预控”。针对职工综合素质参差不齐,对安全认识重视程度不尽相同,岗位技能有高有低这一现状,先后编发了《风险预控管理手册》、《风险管理卡》等资料,从人、机、环境、管理等方面,对各项作业工序中存在的安全风险进行排查,制定标准和管理措施。将风险预控知识纳入到“一日一题、一日一考”的培训中,利用班前会、班后会、周五安全例会强化教育,因材施教,使职工熟记于心。将培训教育与现场实践相结合,在每个工作循环中全面推行“一规范、两告知、四确认、一管理”风险控制模式。规范班前礼仪和入井前安全确认,做到礼仪标准化、确认程序化、操作规范化,严格执行乘罐、乘车和井下行走的规定。班前实行安全预想,职工做到上什么岗、持什么证、干什么活;对工作区域内存在的危险源,做好提示性防范,并由跟班干部监督工作地点的重大危险源及防控措施。
重奖“手指口述”,开展专项整治。为调动职工“手指口述”安全确认的积极性,该矿每月拿出10多万元奖励“手指口述”前三名的单位,同时对后三名进行处罚。除了宏观安全管理和风险预控,还进一步加强专项安全整治工作,瓦斯治理坚持“一矿一策、一区一策、一面一策”原则,实现瓦斯零超限;采取防、堵、疏、排、截的方法进行测水防水治水;顶板治理则贯彻月预想、周分析、日落实、班督查整改的制度,明确责任划分,实现零事故。在运输管理上,重点加强对主运大巷、采区主运轨道、采区内部运输斜巷的专项整治。去年下半年以来,该矿对一处大煤眼、三处小煤眼进行了安全设施改造,在所有煤眼下口安装了气动放煤设施,实行远距离操作,煤眼上口全部实现“两封闭、两上锁、一确认、一监督”,有效保证了检修人员、使用人员和行人的安全。
健全监察机制,严格安全问责。强化“三个责任主体”:一是强化矿井安全生产责任主体,把安全效果与各单位及单位领导班子成员经济收入挂钩,实行风险抵押,对等奖罚;二是强化业务保安责任主体,建立健全“四无四保”体系,矿与单位、单位与个人签订联保、互保责任书;三是强化安全监察责任主体,严肃事故责任追究制度,严格问责、严格奖惩,形成了部门重视安全、人人参与安全的工作氛围。
此外,童亭煤矿还强势推行安全隐患排查“458”工作法,构建以安全监察、专业监督为主,行政监管与辅助监督相结合的安全监督体系,完善监督制度,规范监督行为。明确安全责任,构建“检查、整改、落实、反馈”的隐患信息化闭环管理。建设安全信息化管理平台,健全了群众性安全监督工作。按照隐患分级排查整改的要求,开展月度重大隐患排查、周一安全隐患排查、基层单位隐患自查和班组隐患整改活动。发现问题及时在平台发布,及时处理。重新对“三违”进行分类界定,让职工增强反“三违”意识,强化反“三违”举措。耿德金矿长和全矿干部职工决心继续把矿井安全生产周期进一步拉长,为保护矿工生命筑起一道道安全屏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