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3年03月04日 星期一 国内统一刊号:CN51—0098     中国•企业家日报

甄嬛以毒攻毒结果迷失了本性

来源:企业家日报 作者:永新人/文

  一段时间以来,全民看甄嬛。春节期间亲朋好友在一起,拜年的话说完了,也说甄嬛。这个艳丽的清朝贵妃,穿越四百多年和我们一起欢度春节。

  俺一向不喜欢古装戏,觉得一味地帝王将相,有避世之嫌。再则,共和国六十年了,到处还有着封建的遗迹。君不见,各级官吏一味沉浸在特权的享乐中,不管职位高低,都恨不得黄袍加身,有人在跟前单膝跪地满口称“喳”!君不见,平民百姓也觉得谁的官位高谁就有真理谁的权力大谁该有金钱,在发完牢骚之后不忘教导自己的儿孙要努力钻营谋个一官半职以便荣华富贵光宗耀祖。

  在这样的国情之下,俺觉得文学艺术应当担负起这样的责任,着力用自由平等民主法治之现代精神去开启民智,真不该再去强化皇权意识了。

  可惜的是,俺不喜欢的事还是经常发生,帝王将相还是充斥在银幕上。怎么办?看呗!这是一种大势。不要说一介平民,就是总书记,面对大势有时也会无可奈何。

  春节期间,俺就在网络上把《甄嬛传》76集看了个通透。

  俺多次声明,俺是一个有思想的人。西方有谚语说,人类一皱眉上帝就发笑。俺不管上帝笑不笑,反正经常皱眉,以表示有学问。这会儿透过清朝嫔妃们特异的服饰,俺又看出了一点新意。朋友们别想歪了,那些服饰都很结实,在物理上除了表面那一层,再看不到什么,俺看到的是形而上的思想。

  看过许多港台的电视剧,也是讲善善恶恶,宗旨是善有善报,恶有恶报,不是不报,时候未到。但里面善良的主人翁,总是善良到底。他(或她)因为善良,既没有害人之心,也没有防人之意,便不断被人算计,被人陷害,受尽苦难,几乎丢了性命。

  但到最后,他(或她)还是不改初衷,依然纯真善良,有的甚至还在云里雾里之中。善有善报恶有恶报是如何实现的呢?全是老天爷作的主,或是旁人帮的忙!虽然有时善良得让人痛恨,但善良的人们保持了善良的美德,让观众不失对人间美好的信心。

  这会儿看《甄嬛传》,好像不是这个套路。

  最初入宫的时候,甄嬛虽有点心计,但不失为一个纯真善良的女子。她没有算计过别人,更没有加害过别人,但有人容不下她。起初是华妃,然后是鹂妃,最后是皇后,一个比一个狠毒。华妃容不得甄嬛分宠,先是指令余氏下毒,后又百般刁难她,凌辱她,罚她长跪;鹂妃因嫉妒引发仇恨,使出阴毒手段要了她第一个胎儿的命;皇后更是蛇蝎心肠,用一件衣服就让这个可怜的女子背上欺君之罪,被赶出皇宫,发配凌云峰吃斋念佛。全剧76集,几乎就是甄嬛(后来的熹贵妃)的受难史。

  这样的描写没什么特别之处。许多港台剧写好人受苦,苦更苦,恶人作恶,恶更恶。不同的是,甄嬛命运的改变,亦即善有善报恶有恶报,不是天意,而在人为,是甄嬛自己努力的结果。

  甄嬛是如何改变自己的命运的呢?一句话:以毒攻毒,以其人之道还治其人之身!

  回顾一下剧情,可知此言不差。先看如何扳倒华妃。华妃因其兄年羹尧之故被贬为答应后,嫉恶祺贵人得宠,派太监肃喜去放火。这一切早在甄嬛的掌握之中。为了彻底毁灭华妃,甄嬛出一狠招。

  当祺贵人的空房子起火了,甄嬛就把自己的屋子也点起来,不惜烧伤自己以加重华妃的罪过。皇帝老儿一看自己的宠妃烧成这样,立马把华妃打入死牢。

  再看如何扳倒鹂妃。鹂妃好不容易怀得龙胎,但胎象不稳。甄嬛命小允子送百合花过去,口称让鹂妃安胎,但小允子领旨之时说:小的明白!其语调其表情意味深长。

  结果,这聪明的小太监打听到那天皇上会到鹂妃宫去,就赶紧把百合花送去,并在送去的百合花蕾中悄悄地放了一些鹂妃早先为了吸引皇上亲手调制的春药。那晚皇帝老儿果然把持不住,硬生生行了周公之礼,也就硬生生把不稳的胎儿给挤下来了。龙胎没了,鹂妃也就完了。

  扳倒皇后就更为出奇制胜。甄嬛意外怀孕,太医说,胎象不稳,很难保住,最多还有一个月就会流产。怎么办?甄嬛打定主意要拿这个胎儿作文章。恰在这时皇帝老儿送一个奇异的珊瑚来。甄嬛说,独乐乐何如众乐乐?她要请六宫都来欣赏,包括皇后。

  皇后怕有诈,不来。但甄嬛几句话一激,皇帝老儿就发话,皇后只得前来,还要装作很高兴的样子,姐妹情深。甄嬛要的就是这个场景,于是牵着皇后的手,说有几句体己的话要到里面说。

  谁知一离开众人的视线,两人就吵起来了,更为奇怪的是,一吵起来,这边甄嬛就流产了。原来甄嬛事先吞下了流产的苦药,就等着与皇后在没人的地方吵一架。好了,皇子没了,就是皇后推搡的结果,百口莫辩!

  看到甄嬛运用自己的聪明才智战胜这三个恶人,真的令人痛快,恐怕全国人民都有这样的感觉。大家都认为,甄嬛成功了!

  只是,在下每每看到这些情节,就会问:可以这样么?

  可以的!全国人民肯定都会说,可以的!因为我们几十年的斗争哲学告诉我们,对坏人,就是要以其人之道还治其人之身!

  可是,善良的甄嬛与邪恶的华妃鹂妃们的区分又在哪里呢?为了除恶,可以不择手段,那善良又是什么呢?

  从这里可以看出,我们的电视剧所传导的价值观,着墨之处主要不在弘扬善良,而在惩办邪恶,更多的是强调以眼还眼以牙还牙来打败邪恶,至于用什么手段来打败邪恶,似乎并不重要。

  令人忧虑的是,这种以毒攻毒式的教育,只会让人们在出气的同时,增加一些戾气,使受众得出一个结论:脸皮要更厚心脏要更黑手段要更毒才能生存。

  上世纪四十年代李宗吾先生写厚黑学,抨击人性中的厚与黑。有谁知李先生当年伤心人每以冷笑当呜咽所抨击的厚黑之学,如今咸鱼翻身,竟登堂入室成为教科书了。

  有道是人之初性本善,灌输厚黑以毒攻毒只怕会使人迷失本性。甄嬛就是前车之鉴。从这个意义上说,甄嬛没有成功,她也被毁灭了!

  或许,编导要刻画的是个反面人物?悲剧的是,全国人民都在歌颂甄嬛,都在庆贺甄嬛。我们到底应该坚持什么,反对什么,有个准数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