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0年10月21日 星期四 国内统一刊号:CN51—0098     中国•企业家日报

丰田的
“人财”管理哲学

来源:企业家日报 作者:

  丰田汽车的创始人丰田喜一郎在创立丰田的时候,就有一个志向——打败美国汽车巨头。为此,他认真研究美国与日本在汽车制造之间的差别。他发现,美国的生产效率比日本高8倍。

  到底是什么原因让日本比美国的生产效率差了8倍?回答是,日本人用的是体力,而美国人用的是科技与设备,也就是智慧。那为什么日本公司要用体力呢,是因为日本人文化程度低,就要用蛮力?

  可丰田喜一郎的父亲丰田佐吉也没有多少文化,不也是日本著名的发明家吗?他发明的纺织机械还出口到英国呢!可见,像美国那样用专家,是一种使用智慧的工作方法,而用普通员工的智慧,同样是一种使用智慧的工作方法。

  人财机制在丰田的含义是很明确的,那就是,永远把探索“人财”置于任何其它经营行为之上。如果一个管理人员能够做到一点,即培育员工所花出去的时间和精力都能够获得回报,那么,丰田就拥有了最强大的核心竞争力——每一个员工都成了“人财”!

  “人财”这两个字,是丰田对发展中国家企业管理颠覆式的革命。想想吧,上世纪六七十年代的日本与现在的中国、印度、越南、俄罗斯等等有多相像。现在的中国、印度、越南、俄罗斯的公司与西方发达国家企业的差距,与当年日本丰田与美国通用、福特的差距差不多。所以,学丰田对我们这些发展中国家的企业,特别是成长型企业有特殊意义。

  当丰田对劳动力素质用“人财”来重新定义,所谓的企业管理就有了全新的含义。管理人员最重要的工作不是制造产品,而是“制造人”——对员工能力的任何一点投资,都可以N多倍地转化为产品价值或客户价值。

  这样一来,丰田的每一个员工都会把智慧花在产品价值与客户价值上,从而就形成了一个提高产品质量,降低浪费的“团队场”。在这个“场”中,管理人员致力于把每个员工的智慧激发出来,而每一个员工也发挥自己的才能去为企业作贡献,并把此当成自己最大的成就。这种带有东方文化色彩的管理方式,是很多习惯于“美欧式管理体系”的人所难以想象的。但在丰田,这的确是现实,也是丰田管理体系的基本入口之一。

  对比一下我们国内的不少公司,企业家两极分化:一极是完全西化,言必称制度流程,把标准流程当成解决问题的唯一出口,但他们面对的却是实实在在的中国人与强大的中国文化,结果很快在现实中败下阵来。另一极的企业家其实更像政治家,他们把“人才是企业的根本”当成口号喊,然后大大方方地把培训当成福利,只追求形式,不追求“人财”效果,这浪费了企业的多少钱?

  更重要的是,员工的智慧在企业就完全成了多余的。当智慧成为摆设的时候,企业家也就成了“政治家”。

  (作者系北京锡恩企业管理顾问公司总裁 姜汝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