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0年10月21日 星期四 国内统一刊号:CN51—0098     中国•企业家日报

冬天里
如何选“人财”?

来源:企业家日报 作者:

  □ 蒋小华

  

  冬天很冷,为了御寒人们通常会把自己好好地武装一番,尤其是这一次的冬天比往常更冷、更长!

  这时,大量善于包装与美化自己的求职者会涌现出来,这类人我称之为“人材”,只有脱去“外衣”,才能识得庐山真面目。

  在寒冬里,企业经不起折腾,必须觅到能带来“宝贝”的人才,即人“财”。它是能够为企业提供价值,创造财富的真正人才,而不是那些善于伪装的“人材”。面对寒冬,企业须戴上“火眼金睛”才能识别,我们要的是“人财”而不是“人材”,不是吗?

  1、莫把“人材”当“人财”

  所谓人才,就是在合适时间、合适地点的合适人选。离开岗位谈人才,就像离开茅谈盾、离开船谈帆,并无意义。一位优秀的生产人才标准:就是把产品做到消费者都满意。生产人员如果他一会儿关心亚非拉黑奴的解放、一会儿分析伊拉克战争的动态、一会儿又研究太平洋的地壳运动…可是做出来的产品客户投诉很多,那他绝不是做生产的岗位人才。总之,能够为企业创造价值是第一原则,其他次之。

  2、才干重于经验

  “飞人”乔丹是世界最耀眼的球星,创造了许多惊世骇俗的成绩。这与他后天的努力有着重大的关系,但这些别人也能具备,而关键是他具有一般人所没有的打球天赋。他人所没有的才干,正好在乔丹身上发挥得淋漓尽致。“跨栏王”刘翔——中国人的骄傲,亦不例外,他所取得成绩并不是光有努力就够的,这里要特别指出,刘翔能有今天首先要感谢慧眼的教练,把他从跳高转向跨栏。

  在选拔人才时不仅要经验、智力和意志,更需要注重他的潜能或才干。选对池塘钓大鱼,如果池塘中没有鱼,无论多努力也钓不上鱼来。

  3、从两个“不相信”开始选“人财”

  从一般的简历中无法了解到真实情况。在面试中表现很好的人未必是企业真正需要的人才,而那些表现一般的人可能正是企业要找的人才。所以,必须深入了解,从具体的操作细节加以判断与分析,确认是否为企业所需的人“财”。

  第一,不相信精美的简历资料,要具体了解是否是能够创造价值。

  例如,招聘一位文案方面的人才,当询其写作水平时,回答是:我的文笔是相当不错的;而另一个人的回答是:我在学校的作文大赛获得一等奖,曾在某某报刊上发表了多少篇文章,并且能把证件等资料呈现出来。显然第二人是提供结果的执行人才。招聘销售人员也一样,当询问应聘者销售业绩时,一个人的回答是:非常好;另一个人的回答是:他在过去的销售团队中连续三年都是NO·1。显然,第二人较好。当然,面试的具体问题须根据公司人才需求情况而定。总之,不要光听应聘者夸夸其谈,而要了解其实质情况。

  第二,不相信最优秀之说,创造财富对你最重要。

  有的企业在招聘时,走入了一个误区:喜欢寻找最优秀的人才,而不根据自己的实际需要录用人才。最优秀可能是“人材”,但不一定是你企业的“人财”。有的人的确具有丰富的经验,但不一定对你企业实用,所以,要根据自己企业实际情况选才,所谓人才,才能为你创造财富。

  通常企业遵循70%的求才法,也就是企业在找人才时,70%能够满足公司发展需要即可,这种人更会结合公司现状采取相应的方式和方法,更能帮助公司成长,同时能够与公司共同成长。对他来说,既能发挥个人潜能,同时也能学习提升的空间,自然其忠诚度也会大大提高。

  总之,我们要“人财”而不是“人材”,“高材生”未必是你要的人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