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0年10月09日 星期六 国内统一刊号:CN51—0098     中国•企业家日报

“贫穷型大脑”VS“亿万富翁型大脑” (上)

来源:企业家日报 作者:

  摘要:实际上,两种大脑都各自有“喜欢的东西”和“讨厌的东西”。“贫穷型大脑”喜欢的东西,一针见血地说,就是“购物”。非常、非常、非常喜欢“消费”。消费能给他带来极大的快乐和满足感。但是“亿万富翁型大脑”正好相反。他们喜欢投资带来的快感,对消费感到心疼。他们积极地投资,消极地消费。

  

  “贫穷型大脑”喜欢购物

  

  请问:你认为“贫穷型大脑”是如何思考的?“亿万富翁型大脑”又是如何思考的呢?

  实际上,两种大脑都各自有“喜欢的东西”和“讨厌的东西”。“贫穷型大脑”喜欢的东西,一针见血地说,就是“购物”。非常、非常、非常喜欢“消费”。消费能给他带来极大的快乐和满足感。

  他们漠不关心、潜意识里甚至有点讨厌的就是“投资”这件事。对“投资”总有一种消极的印象,似乎“投资”就会有损失,这让他们一想到就感觉心疼。

  消费带来快感,投资就会心疼,积极地消费、消极地投资,这就是典型的“贫穷型大脑”的思维方式。

  但是“亿万富翁型大脑”正好相反。他们喜欢投资带来的快感,对消费感到心疼。他们积极地投资,消极地消费。当然,他们也会买基本的消费品。但是,基本上不会沉溺于“消费”当中。如果有足够的钱去“消费”,他们更愿意用来“投资”。

  因为,后者更能带给他们快感。他们深知投资是获取财富的最好手段。空虚的时候大吃一顿,肚子填得饱饱的,有一种幸福的感觉。但那种幸福只是一时的,一旦肚子饿了,又恢复了空虚的感觉。对有着“贫穷型大脑”的人来说,消费的过程能够给他带来短暂的快感,就像头疼的时候服用“百服宁”一样。越贫穷越是要通过疯狂购物来短暂地麻痹自己。这其实只是一时的快乐,到头来只会陷入一种无限的恶性循环中。

  当然,对讲座、读书、学习,以及与各种成功人士会面,平时的休假、休息这些方面,都是值得投资的,而且需要积极地投资。因为这是对自己大脑、心灵和身体的投资。从某种意义上说,这是人类生活中最有价值的东西。因为它能提高你的“投资能力”,提高人生的品质。

  

  为何这么喜欢花钱消费呢?

  

  因为在购买名牌产品和高价商品的过程中,能够让人短暂地体会到有钱人的感觉。

  但是,真正的亿万富翁,并不以戴钻石手表、开高级跑车为荣。相反,他们可能是百元店(日本的平民超市)的常客。

  为什么呢?因为他们觉得没有必要把“自己有钱”这件事通过其他方式,比如钻石手表或者高档跑车昭告世人。

  与其去消费,他们更注重个人感情上的满足。比如与家人一起度过一个愉快的周末,为社会做点贡献,或者给自己充充电、进一步提高和充实自己这一类的事情。真正的有钱人,不需要用名牌来包装自己,不需要刻意把自己打扮得珠光宝气,向人们炫耀自己多有钱。

  

  没时间做“自己想做的事情”

  

  不能靠牺牲自己的时间来换取有限的劳动报酬。

  上班族每天的生活就是朝九晚五,甚至很多时候因为加班,到晚上5点依然回不了家。有的新人,刚进公司的时候,通宵加班熬夜是常有的事。最后,家成了一个睡觉的地方,人们每天都在奔波,身心俱疲。

  我们为工作花费“自己的时间”。然后,通过提供时间的方式,换得对等的回报,即工资。拿了工资以后,先扣税,然后支付伙食、房租、医疗、娱乐、交通等日常生活费用。也就是说,大部分的人“通过牺牲自己的时间去换取生活所需费用”。

  为了支付生活费用而工作。通过“提供自己的时间”拼命地工作。这样,属于自己的时间自然就没有了。

  没有了时间,就没法去做“自己真正想做的事情”。这是大部分人的生活模式。

  所以,要想拥有自由支配的时间,就必须要创造一个有收入来源的环境,这样你就不需要再为生活费用而工作了。(待续)

  (摘自《亿万富翁专门学校》一书第四章,作者为Chris冈崎(日),内容有删减,标题为编者加,全晶妍、艾经纬整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