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0年09月29日 星期三 国内统一刊号:CN51—0098     中国•企业家日报

海外并购 小肥羊扩张战略求变

来源:企业家日报 作者:国内、海外市场节节失守

  日前,全球第二大快餐连锁品牌汉堡王宣布,已经同意接受3G资本的40亿美元收购要约,这也是迄今为止全球快餐业规模最大的一宗并购案。令人颇感意外的是,在竞购结果发布前,与这家全球快餐业巨头擦出“绯闻”的,还包括一家地道的中式餐饮连锁企业小肥羊。国内市场增长乏力、海外市场又节节失守,是小肥羊进行潜在海外并购的主要动因。在香港上市两年后,小肥羊在今年上半年首次结束高增长,净利润出现下滑。

  

  小肥羊“失手”

  

  和麦当劳同于1954年创始的汉堡王,是全球第二大快餐巨头,在包括中国上海等地拥有1.2万家门店,其中90%来自加盟。在分析人士看来,过去两年中,汉堡王受金融危机冲击远比其竞争对手麦当劳严重。

  小肥羊出现在了美媒的报道中。在洽购汉堡王的过程中,潜在收购者除了3G资本外,还有英国3i集团,以及欧洲软饮料制造商雷夫雷斯科集团和中国的小肥羊。知情人士称,在英国3i集团等海外私募股权基金的撮合下,小肥羊有收购汉堡王的意向,导致小肥羊“失手”的原因可能是收购代价过于昂贵。

  尽管汉堡王在全球范围拥有不错的品牌和门店总数,但其约40亿美元的估值还是吓退了包括小肥羊在内的众多潜在收购者。公开信息显示,巴西投资者资助的美国投资集团3G资本将以每股24美元的现金收购。这个价格较汉堡王并购消息传出前的股票市场价格已溢价46%,远高于该行业其他的一些收购合并案。

  博盖咨询合伙人高剑锋表示,3G资本之所以愿意出这么高的溢价收购已呈下滑态势的汉堡王,看中的不会是汉堡王既有的市场份额,而是其在亚洲等新兴市场的潜力。

  “真的是蛮可惜的。”高剑锋表示,小肥羊本有机会通过收购汉堡王改变公司业务增长乏力的局面。

  

  海外扩张战略求变

  

  小肥羊最新公布的2010年上半年的经营业绩显示,小肥羊集团半年净利润减少2.7%,在上市两年后首次出现下滑甚至亏损。尽管小肥羊将净利润下滑的原因归结为通胀压力,但在高剑锋看来,小肥羊的直营店和加盟店数分别已经达到179家及301家,其在国内已经基本完成战略布局,又迟迟打不开海外市场,未来的业绩在某种程度上存在增长瓶颈。

  此外,在国内市场,小肥羊亟须一个新的经营业态来平衡财务风险。由于之前一直是参照西式快餐连锁的模式在发展,如果收购汉堡王,小肥羊在经营模式和管理理念上也算得上是驾轻就熟。

  小肥羊也寻机通过收购进入海外市场。

  2009年底,小肥羊对外宣布,以总价34.5万美元向合作伙伴WangFang悉数转让于美国小肥羊的69%权益。转让完成后,美国小肥羊将不再为小肥羊附属公司。而在此前,小肥羊已经相继转让出了加拿大、日本的控股公司股权。至此,小肥羊自2004年起着重发展的美国、加拿大、日本三大海外市场,均已退出直营,三家海外分公司也均已解散。

  小肥羊的海外市场之路,始于香港。其在进入香港市场之初,便坚持直营店的形式,由小肥羊全资控股。之后在2005年进入日本及北美市场,直营店的模式也被运用在这些海外的新店之中。不过,出于对当地市场不熟悉的考虑,小肥羊在一些地区采取了合资的形式,与当地企业进行合作,但小肥羊仍掌握控股权。因此,在外界看来,小肥羊一系列退出海外直营的做法,实际上宣布了其之前海外战略的失败。

  内蒙古小肥羊餐饮连锁有限公司副总裁、新闻发言人李丽婵向记者证实,小肥羊目前确已退出其除港澳外在海外的全部直营业务,今后海外发展将以加盟为主。但她认为这仅仅是小肥羊在海外市场探索多年后,主动寻求的战略转型,并不意味着公司海外战略的失败。她表示,在之前海外扩张的尝试中,公司确实在人员输出和管理输出方面遇到了一些困扰,且在边摸索边实践的过程中,公司发现退出直营,给当地经营者以充分的授权,反而会使小肥羊火锅更快地实现“本地化”,从而带来效益的提升。

  

  (宋文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