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0年09月29日 星期三 国内统一刊号:CN51—0098     中国•企业家日报

换帅“止血” 诺基亚进行自我“救赎”

来源:企业家日报 作者:面对汹涌而来的移动互联网大潮,康培凯时代的诺基亚或许真是走错了路,斯蒂芬·埃洛普的肩膀上承担的是沉甸甸的拯救诺基亚重任——

  

  9月21日,诺基亚新总裁兼CEO斯蒂芬·埃洛普正式上任,接替康培凯。

  这一来一去之间,折射的是诺基亚董事会的急迫心态,更揭示了诺基亚当前的多重困境。而一场声势浩大的拯救诺基亚行动,也在这换帅的行动之后刚刚进入高潮。

  

  巨头“折翼”换帅“止血”

  

  虽然至今诺基亚全球第一的市场份额依然没有厂商可以撼动,但是这却并不代表诺基亚依然强大。诺基亚财报显示,自2008年以来,诺基亚利润持续下滑。这三年多时间,诺基亚市值已经缩水600亿欧元,股价累积下滑了67%,仅今年以来,股价便下滑了25%。尤其令其忧虑的是,在iPhone、GPhone、黑莓等手机产品的冲击下,诺基亚智能手机市场份额节节败退,曾经占据智能手机市场份额60%以上的Symbian智能手机,如今已徘徊在45%左右。而iPhone的市场份额却在这几年暴增至16%以上。

  此时的诺基亚已经到了重蹈摩托罗拉覆辙的边缘,而董事会则已经再没有耐心等待康培凯的新政,终于在9月宣布换帅,由埃洛普担任新CEO。

  

  战略成功战术失败

  

  “对于康培凯来说,其真正的问题在于,战略超前,但战术却过于保守。”一位曾经供职于摩托罗拉的工程师分析说,诺基亚在对移动互联网的认识上并不亚于苹果等IT企业,但问题是战术上则总是畏首畏尾。该工程师表示,诺基亚的战术失败主要表现在:Symbian的收购整合以及开源工作非常滞缓;新产品的开发脱离了用户;缺少杀手级移动互联网产品;而与运营商的合作又过于谨慎和保守。

  首先值得一提的是,诺基亚收购Symbian其他股东股份早在2008年就已经开始,而仅收购工作就一直拖延到2009年中才完成,而开放Symbian源代码的工作则更是直到今年年中才逐步完成。

  而且直到如今,第三方开发者要获得Symbian的开源使用授权,依然是一个不小的困难,这也是造成当前Symbian应用相对较少的一个原因所在。其次,诺基亚虽然始终致力于开发移动互联网应用和服务,但是从娱乐到邮箱、从位置服务到社交应用,诺基亚始终都未能拿出“杀手级”应用。这也正是阻碍诺基亚向移动互联网转型的实质性门槛。此外,康培凯时代的诺基亚的保守还表现在过度的自我。

  当然,诺基亚的想法也很简单:如果要进入新的领域,就应该占领该领域的主导地位,但问题是,在充分开放的移动互联网时代,这样的路是否适合诺基亚?

  

  能否押宝MeeGo

  

  显然,对于诺基亚而言,对于新任CEO埃洛普而言,延续原来的互联网战略是很难有出路的,这不仅是执行力的问题,更何况仅凭埃洛普一个人是很难改变整个团队的执行力的。所以有分析师认为,埃洛克的唯一机会是革新,从根本战术上进行革新,例如采用Android、WindowsMobile操作系统,进入新的领域等等。但这是有巨大风险的,毕竟诺基亚还没有衰弱到与曾经的摩托罗拉一样完全失去自我的地步,诺基亚反击的机会还是很大的。

  目前来看,一个比较现实的“杀手锏”是MeeGo操作系统。该系统由诺基亚和英特尔共同研发,其面向的终端不仅仅是高端手机产品,还将应用于平板电脑。凭借双方在各自领域的绝对优势,MeeGo确实带给了业界和诺基亚的董事会一定的期待。据一位接近诺基亚人士透露,诺基亚的平板电脑产品已经基本成型,从样品来看,其设计和运行效果并不亚于苹果的iPad。

  但诺基亚并不是一个善于推陈出新的企业,尤其是在互联网终端领域。2009年底,诺基亚就曾应上网本热潮推出过一款上网本产品,但是该产品销售情况并不理想。此次携手英特尔,诺基亚能否改变上一次上网本的宿命,尤其是改变诺基亚在高端智能手机的局面?现在大概谁也无法预测,一切都只能让用户去检验和评判。

  (赛迪网)

  链 接

  

  人物简介

  斯蒂芬·埃洛普,拥有加拿大McMaster大学计算机工程与管理学士学位的他同时还拥有典型的美国式CEO经历。2005年他就任Macromedia首席执行官,在该公司被Adobe收购后,又成为Adobe负责全球范围运营的总裁。在他任职期间,Adobe成功开发了Flash软件。该软件现如今除了能用Web浏览器来观看网络视频和动画外,也越来越多地应用在手机上。2008年,埃洛普更是加盟微软担任微软商业部门总裁,并负责领导了Office2010系列产品的研发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