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0年09月14日 星期二 国内统一刊号:CN51—0098     中国•企业家日报

创新元素 为“服装节”增姿添彩

来源:企业家日报 作者:

  □杨小通

  

  防灾服、防蚊布,玉米、黄豆做衣服,品牌经营讲情感,学校做东开商铺……当这些创新元素融入服装的设计、开发、营销时,吸引的必定是万千眼球。10日,第十二届江苏国际服装节在南京国际展览中心开幕,创新元素使得色彩缤纷的服装节更美更靓。

  

  淀粉,糖,“穿”在身上很凉爽

  

  “淀粉和糖对于想减肥的人来说就是噩梦,那就拿它来做成凉爽的衣服吧!”纺合实业有限公司总经理胡詠钦神秘地拿出一截假长袖,其原材料中37%的成分竟然来自玉米!

  胡詠钦将两截长袖套在了记者的双臂上,记者同时甩动,只觉得,套了长袖的手臂凉意袭人,倍感舒适。原来,此种面料采用了纤维加组合矿物技术,蕴含纳米复合玉石成分,接触皮肤后便会产生明显的降温效果。“生产这种面料的厂家在全世界仅此一家!”胡詠钦满脸自豪地说。

  原材料取之天然,不仅使得制衣选材范围得以拓宽,同时也大大减少了因生产而带来的温室气体排放。胡詠钦介绍,这种flycool服装每件的售价只有300元左右,已成为世博会特选商品,世博志愿者们穿的就是这种材料缝制的服装。

  除了纺合以外,像旭荣集团的大豆纤维织布、ELEX系列,江苏东渡纺织集团伊思贝特品牌自主研发的防蚊、植物、发热儿童服装面料等,如今也都已经成功投入了生产销售。

  

  文化营销独具魅力

  

  文化营销、情感营销,这是依文企业集团董事长夏华在营销模式上作出的创新。依文创立于1994年,经过5年的摸爬滚打后,从2000年开始做品牌。在夏华看来,花钱买眼球只是傻子营销,这种强制性的营销方式得到的只有知名度而没有美誉度,真正的品牌营销应该是“润物细无声”,在无意中感动消费者,并使其铭记于心。

  依文每年会做三件与服装完全无关的事情:出一本男人的书、举办一次大型静态展和做一款情感吊牌。事实上,这些都是依文文化营销的主要内容。专注男装的依文一开始就知道,男装不像女装那么艳丽多彩,男人也不像女人那么懂得丰富衣柜,但目前依文拥有多达68万忠实男性VIP,这些都是用心“养”出来的。

  夏华表示,一个品牌是360度的全维度,不仅仅要做好服装品牌,更重要的是要有创新、创意,还要有衬托产品的道具。依文又开始进入一个新的领域,就是整个空间设计领域,包括酒店、办公环境的现代空间设计。谁设计的桌子好看就用谁的,并通过奖励的方式鼓励员工创新,让创作成为一种乐趣。

  

  缺少的是发现美的眼睛

  

  江苏省人民政府副秘书长韩庆华表示,以目前情况看,今年江苏的服装行业将突破万亿级,是除了机械、电子产业外的又一个万亿级产业。但是,被国际认可的品牌还在少数,提高自主研发能力与打造本土品牌成为服装行业突破性发展的一个重点。

  “不是没有美的事物,而是我们缺少发现美的眼睛。”旭荣集团幕僚长张聿超表示,我国服装行业与欧美相比,在时装的营销渠道和设计创新方面显得比较薄弱。例如虎门服装在淘宝上有1500家店铺,销售量很大,但只是抄袭ZARA设计风格而没有锐化,所以没有形成自己的品牌。

  很多企业在实际创建品牌的过程中也遇到不小阻力,例如在中高档纺织品的定位中,国外品牌的优势就是一个极大挑战。对此,台湾辅仁大学织品服装学系的李俊格教授认为,虽然不少国际品牌已经渗透中国市场并且根基牢固,但这并不意味着中国市场的中高端品牌就没有发展空间。

  “中国的市场太大了,做什么都有可能,但最重要的还是人才和创新。”李俊格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