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连杰充分利用明星效应灌顶式拓展资源链,并将公司化运作模式应用于公益事业,打造出迄今为止中国最具影响力的民间慈善组织——李连杰壹基金。李连杰,蜚声海外的功夫巨星,2004年底一场印度洋海啸的生死劫难,促成其将酝酿多年的设立慈善基金会的梦想变为现实。“李连杰壹基金”得名于“壹基金、壹家人”的公益理念,推广每人每月1块钱,一家人互相关爱彼此关怀的慈善互动模式,即“每1人+每1个月+每1元=1个大家庭”。
2006年12月,壹基金与中国红十字总会合作发起成立“中国红十字会李连杰壹基金计划”,并于2007年4月19日在北京正式启动。2008年,南方雪灾和汶川地震开启了中国“公益元年”,壹基金快速反应,展开了高效务实的救援活动。壹基金一夜之间成为家喻户晓的民间慈善组织,并自此迅速壮大。
利用名人效应灌顶式拓展资源链
壹基金诞生至今,“李连杰”无疑是一块金字招牌。李连杰本人也充分认识到这一点,通过灌顶式方法对企业和公众施以影响,使壹基金在资源链不断拓展中获得持续发展的动力。
通常,企业与境外捐赠对公益的贡献是最显著的。李连杰利用自身影响力拓展的第一个社交圈即是企业家。
李连杰引入管理学的“灌顶方式”,即首先向企业的领头人宣讲壹基金的理念和操作方法,一旦企业领导人开始推动公益行动,那么就可以形成发散效应,在企业所在行业甚至上下游影响极为广阔的人群。李连杰如今的企业家社交圈不仅有牛根生、马蔚华、马云、王石、冯仑、马化腾这些知名企业家,甚至还有布莱尔、克林顿、安南等政要名人。
明星魅力影响大众
个人捐赠者捐助总额虽小,但却是日益重要和成熟的捐赠群体。
台湾莫拉克风灾过后,通过在央视一档面向全国中小学生的教育类节目《开学第一课》中讲述“爱是力量”的故事,李连杰号召大家拿起手机捐助1元钱,集合家人的力量,为台湾灾区的孩子重建一所希望小学。节目一经播出,壹基金通过中国移动、中国联通开辟的短信捐款平台募集善款超过100万元,参与短信捐款的家人达989667人次。
自2007年开始,壹基金与FRD方程式赛车每年一度合作举办“壹基金”杯慈善房车赛,通过邀请港澳台三地明星和社会知名人士参加比赛,为壹基金筹集善款,并且推广人人参与公益的理念,唤起全社会对慈善事业的关注。
相关链接
李冰冰:
L.O.V.E的商业价值
2009年10月份,世界自然基金会 “地球一小时”公益活动唯一一位全球大使李冰冰创立了属于自己的公益品牌L.O.V.E,倡导“有责任的生活”,目前旗下还有子品牌“LOVEGREEN”。
深发展银行和李冰冰的合作缘于一次小型的环保活动,后来他们发现李冰冰的环保形象或许能够提高旗下的环保信用卡的知名度,这张卡使用了国际新型可降解材料,降解后形成水和二氧化碳,避免带来白色污染。在几次商谈之后,李冰冰成为了这一系列信用卡的形象大使,同时,李冰冰的公益品牌L.O.V.E也印在卡片背后。
深发展为此支付了不菲的代言费,并且在签约之前就曾向李冰冰推广的“百万森林”公益项目捐赠了两万棵沙棘树苗。使用了L.O.V.E的LOGO之后,这类环保卡每卖出一张,就有五分钱捐给L.O.V.E的公益项目。为了更大限度地推广这类材质的环保卡,深发展劝说力量更大的银联也加入了进来。这个价值显然只附加在L.O.V.E的LOGO本身,L.O.V.E本身并不赚钱也没有任何生产和销售机构,但它利用一切可以使用的资源为其公益项目服务。
目前,和李冰冰有这样合作的企业除去深发展银行,还有其代言的雪莲羊绒品牌。雪莲羊绒每成功卖出一件衣服,同样要捐出一定的金钱。这样的合作极其倚赖明星个人号召力和影响力。
L.O.V.E做的是环保公益项目,目前李冰冰和其团队以纯粹商业化的策略在经营它,而这样运营的目的并不是为了赚钱,而是为了使品牌更有社会知名度。只有知名度越来越高,企业才会更愿意去申请L.O.V.E的授权,公益项目才能有更多的基金。(杨婷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