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0年08月28日 星期六 国内统一刊号:CN51—0098     中国•企业家日报

10万保证金一分钟内被人转走

来源:企业家日报 作者:大学生创业误陷圈套

  华中师范大学毕业生王强(化名)创业开店,在网上找到一家“担保公司”办贷款,却被对方用手机银行骗走10万元。8月16日下午1时许,王强来到雄楚大街一家建行存入10万元钱,随后让工作人员将钱转到另一个账户。

  

  25岁的王强今年6月毕业后,找来叔叔和一名同学,合伙在学校东门开了一家300平方米的火锅店。火锅店生意很好,3人想再开一家分店。

  王强称,他是湖南张家界农村人,家里经济条件很不好,开第一家店的50多万元是合伙人东拼西凑借来的。分店的启动资金,他想找担保公司贷款,并在网上联系上一家自称“华伦担保”的公司。该公司称,他们可以帮王强贷款50万元,收取5%的劳务费。

  几天前,该公司给王强传真来一张“汇丰银行”贵宾客户个人贷款申请表,让王强填写身份证号等个人信息,还要他在建行开一个账户,存入30万元保证金,证明他有还贷能力。对方称,这笔钱只是走个形式,存入后马上可以取走。王强称只能借到10万元钱,对方同意了。

  8月16日下午1时许,王强来到雄楚大街一家建行存入10万元钱,随后让工作人员将钱转到另一个账户。但不到一分钟,工作人员发现,账上的钱已被人用手机银行转走。“你是不是将钱转走了?”工作人员问。王强称,他没有开通手机银行,也没有转账。

  8月17日下午2时许,记者和“担保公司”联系,一名自称是“汇丰银行”工作人员的男子接听记者电话后,马上挂断。

  记者随后和王强一起来到雄楚大街这家建行。看了王强提供的贷款申请表传真件后,银行员工称,这张表没有任何公章,是假的。

  银行的工作人员还表示,王强一直是通过网络、电话与“担保公司”联系,连公司的地址都不知道。在填写申请表时,对自己的个人信息缺乏保护意识,还将自己的建行账号和对方提供的手机号绑定在一起,给了骗子可趁之机。

  银行工作人员提醒,办理贷款等业务必须通过正规途径,不要轻信网上或外面的小广告。

  (摘自《楚天都市报》)

  

  ■链接■

  

  维护金融市场秩序

  防范化解业务风险

  

  近日,山东省东营市召开全市融资性担保公司规范整顿工作会议,主要对《山东省融资性担保公司管理暂行办法》出台前经工商行政管理部门注册登记的实际从事融资性担保业务的公司,包括该市融资性担保公司在市外设立的分支机构和外市融资性担保公司在东营市设立的分支机构进行规范整顿。

  此次规范整顿从现在开始到2011年2月28日结束,主要对融资性担保公司进行市场准入、业务范围、经营行为以及高管和从业人员队伍等内容的规范整顿。会议要求各县区政府和市政府有关部门、单位要认真研究制定促进融资性担保业健康发展的政策措施,努力提高扶持政策的针对性和有效性,着力扶持一批信誉优良、资本实力强、经营管理规范、风险管控水平高的融资性担保公司做大做强,积极推动银行金融机构与融资性担保公司的业务合作,努力建立双方“风险共担、利益共享”的合作机制,促进融资性担保公司的健康发展。(摘自《东营日报》)

  编后

  大学生创业在很多在校大学生和毕业大学生的创业梦中,无疑是一道充满着七色光环的诱人彩虹,因为彩虹梦的前面,是无数已经开辟出成功道路的创业者们的靓丽身影。这些成功者的创业故事,不仅感染着许许多多的大学生们,也成了他们前赴后继、勇敢创业的源泉和动力。

  但是,世间没有一条道路是永远平坦顺畅的,我们的创业道路上也同样充满着各种不确定因素和荆棘坎坷,此外,还有一个个凶险的陷阱正张网等待着你。

  在这里,借这篇案例,小编要提醒那些正在创业或打算创业的大学生们,一定要时刻擦亮眼睛,警惕那些创业途中的陷阱与黑洞,为个人的创业之路打下牢实的基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