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赵晏彪
1988年4月2日,首届全国优秀企业家评选活动揭晓,汪海等20位企业家荣获了由国家经委授予的这个光荣的称号。这是他们第一次被称为“企业家”。这荣誉让汪海更加奋发图强。他发誓要创中国人自己的名牌体育用品,向世界名牌挑战。
汪海的气魄让人感动,但当时双星与世界名牌的差距也是明显的,汪海并没有意气用事,他巧妙地利用贴牌策略,一步步地缩小与洋品牌的差距。
在开拓美国市场时,双星也实行了贴牌战略,在销售过程中曾使用过沃尔玛、派利斯、菲拉特国际名牌,这些知名品牌使双星在美国市场站稳了脚跟。
学洋不迷洋,双星通过加工世界名牌鞋,为将来体育用品走向世界奠定了坚实的技术基础。1988年,他们通过努力争取到世界运动名牌PONY和BROOKS的定单,在合作中,双星的产品开发人员借鉴、吸收、消化国外先进技术,自己创新研制的“Double Star”运动鞋一炮走红。
正是在1988年,国家就自营进出口工作在青岛试点,他们选择了包括双星在内的七家企业。其中,双星是全国惟一的一家制鞋企业。这正是千载难逢的大好时机,双星充分利用国家给的这一政策,抓住机遇,扩大出口,使出口额度逐年攀升。随着出口的不断深化,他们首先以低档硫化鞋为起点,由最初随着市场不断变化而改变低档鞋的花色品种,变为学习国外先进的技术,随着国际名牌的变化而调整自己的产品。双星今天的辉煌,与双星在80年代末、90年代初所抓的以面包鞋、凯斯鞋、皮帮CVO为代表的硫化鞋的世界品牌分不开。
1988年以来,他们突破了国际市场强手如林的重围,兴办了美国、中国香港、俄罗斯、中东、南非、阿联酋、波兰、匈牙利等10个海外公司,实施全球战略,双星出口工作的规模也越来越大。
汪海有句名言,“在与外国的竞争当中,我们宁可拼死,绝不能被吓死”。在1988年取得自营进出口权后,双星向国际市场展开了强烈的国际宣传攻势,成功举办了“国际记者招待会”、“国际新闻发布会”、“鞋文化表演”等,强大的促销宣传攻势,使双星在国际鞋圈中声誉大振。(下期刊登“蛇与兔子的故事(上)”)